一般认为马来半岛的地理分割线是在克拉地峡。不过从整个中南半岛的地缘结构上来看。马来半岛的北界其实应该再向北推移至曼谷湾西北侧才对。至于为什么地理学家们没有这样做我无从得知,也许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吧。毕竟我个半岛上有一半的土地是缅泰两族的佛教徒控制的,如果这样命名可能会给南部的穆斯林找到口实。
这种担忧并非只是孤立的。希腊竭力阻止从南联盟中分裂出来的马其顿共和国使用“马其顿”的名称,以至于这个可怜的国家长期只能叫“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现在据说可以用“北马其顿共和国”了),也是出于类似的理由。所不同的是希腊是担心境内的马其顿人自此有分裂倾向。
由于对“马来半岛”的定位不够准确,因此也有将马来亚穆斯林所控制的那部分半岛称为“马来半岛”的。
如果我们依据客观事实,将曼谷湾以南的区域看作一个整体的话。我们会发现上在长期的地缘博弈当中,中南半岛上的佛教徒们已经向南渗透至了半岛中央。这一点她很好理解,毕竟在古典时期,中南半岛的农耕文明更容易积聚起力量。而他们在向半岛地区渗透时并不会遇到华夏族在东北地区所遇到的,势力强大的渔猎民族的阻击。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能将这一覆盖范围更广的半岛区域命名为“大马来半岛”,如果泰国人或缅甸人感到不舒服的话,也可以称之为“中南半岛突出部”
从地理结构上来说,“大马来半岛”有点象一条倒过来的马腿。在这条“马腿”膝关节上下有两个狭窄的部位。一处就是位于缅国边境最南点的克拉地峡(在泰国境内);另一则位于马来西亚的最北点。
从军事的角度考虑,这两个节点的防守面都是最窄的,因此也很自然的成为了文化或行政分割线。对于“大马来半岛”上的泰国人来说,好斗的缅甸人是后来者,因此在缅人用武力将国境线推进到第一个节点(克拉地峡以北)。泰国人仍然努力的保有了半岛东面的通道,因为他需要通过这条通道与半岛中部的泰人据点取得联系,并将穆斯林的力量阻挡在南边那个节点以外。所以大家会很奇怪的发现在这么一条细长的半岛上,缅泰两国居然还能东西向的将半岛北部给瓜分掉。
当我们把视线转向南部的泰马分界线时,就会发现马来人的领土并不是那么的饱满,在东北部分好像被挖掉了一块。如果不是有什么不可逾越的天险,穆斯林的马来人没有理由只朝西侧渗入,而让出东侧的土地给佛教徒。
事实上对于这一点我们昨天已经解析过了,不用怀疑,这块被泰人挖去的土地就是当年“北大年苏丹国”的领地。由于泰国人把获得的穆斯林土地分成了三块,这一多事的区域也被称之为“泰南三府”。另外其实还有一些地区被并入了更北部的“宋卡府”,因此也有把这些穆斯林分裂势力活跃区称之为“泰南四府的”。有鉴于此,如果把把泰南四府这一穆斯林区域计算进去,我们可以清晰的为“大马来半岛”的佛、伊两教的教徒找到一条符合地缘规律的分割线。
其实从理论上来说,这两个狭窄部位的宽度相差不大,在泰马边境挖运河可能比克拉地峡还要省点事(那里的山有点多)。不过开挖运河利益受损最大的就是马来西亚,在他边上只会激化矛盾。何况从这里向西挖,一出去就会看见苏门答腊岛上的马来西亚人。所以最终的地点选择只会是克拉地峡。
最后说一下,这里所说的马来人是指民族意义上的“马来族”,而不是人种意义上的“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从广意上来讲,东南亚的大多数人种都是属于这种“南方蒙古利亚人种”,也就我们通常所说的马来人种。不过细看下来,岛屿上的马来族和中南半岛上的民族外貌上会有一点区别的。在这里说这些只是对概念做一个澄清,并无意于又牵扯进所谓DNA的问题,就此打住。
附:马来半岛宗教形势图
日期:2009-09-0921:48:19
很多朋友对于文化对人类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很感兴趣,认为文化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这点我也认可。不过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文化,或者说选择不同的文化却是可以从地缘上找到轨迹的。所以分析地缘的作用并不会与侧重文化的朋友形成对立,相反能够更加丰富文化决定论者的理论基础。
人类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不过总得来说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最基本的意识形态往往就是宗教,有些意识形态不愿意被称为“宗教”,比如“儒家思想”和20世纪流行的各种主义。不过从影响力和内容来说,我们可以把他们归之为一类。
让我们看看在古典时期后期,中南半岛上最主要的“意识形态”是什么类型吧。
图:亚洲主要宗教分布图
日期:2009-09-0922:09:02
大家可以看到,我在图上将青藏高原和中南半岛上的绝大部分地区划入了“佛教文化区”。当然这指的是这两个地区的基本宗教信仰,并不排斥有别的宗教存在。
我在分析伊朗高原时曾经把欧亚大陆的主要文化区都圈了出来,不过其中没有将青藏高原——中南半岛单独列出(主要是这一区域与伊朗高原的联系不多)。事实上发源于尼泊尔与印度边境的“佛教”曾经广泛流传于整个亚洲大陆。但由于与世界其他主要宗教相比,佛教的出世态度得它不仅缺乏攻击力,而且还缺乏足够的防御力。(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属于扩张性的,而儒家家天下的思想是防御力最强的。这与双方起源的地缘环境有着莫大的关联)。
我无意于过多的讨论宗教的教意。事实是佛教更适用于相对封闭的环境,这样的地区更适合佛教那种与世无争的态度,另外也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其他强势宗教的渗入。如青藏高原和中南半岛。前者因为是极限之地,其他地区的民族很难长期驻足;后者则是因为三面环山,避免了东亚文化和印度教文化的强力渗入(只有北越是处在这个保护圈之外,所以被华夏族多次强力进入,打上儒家文化的烙印。)。一面靠海,相比之下容易受到其他地区海洋文化的影响。好在这些外来势力的海洋属性,使他们对那些海岛更加感兴趣,因此中南半岛避免受到过多的文化冲击(而那些海岛上的马来人则在婆罗门教——伊斯兰教甚至天主教当中不停的转换)
日期:2009-09-0922:27:2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