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朋友提到,古代的海岸线和现在的海岸线有所不同。的确是这样。由于上古时期的温度要比现在高,因此南北两极的冰也没现在那么厚,海水的也相对的比现在高。换而言之就是我们所担心的“温室效应”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第一次开始气候变冷是在商周之交,具体的情况到那一章节时会提到。
就我们现在所要说的时空,大概处4000年前,也就是所谓的“夏朝”以前的事。或者说是大约6000年——4000年之间的这段历史。在这一时期可以确认的事,中原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以至于先民们随时可以看到大象的出没。
由于温度的原因,当时的海岸线要比现在更靠西。可以说从渤海——黄海——东海,海岸线都要比现在后退几十公里。当然这意味着现在的天津、上海包括江苏的部分沿海城市当时都并不存在。不过大家也别把这种变化想象的过于严重。相比于整个地质变迁的过程,几千年时间只是弹指一挥间。海岸线的这些变化对于中国的的地缘格局并没有实际的改变。
我做了一张〈华北平原岸线变迁示意图〉,大致的标示出了黄河下流地区的这种变化。其大致的起始日期是在6150年前,在此之后海岸线开始向东推移,也就是说在我们所要讲述的历史当中,这是海洋所能推进的极限了。
日期:2009-10-2723:05:54
在图在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黄土高原上的“原始西羌”来说,海水的高低并没有实质的影响。而对于处在东部沿海的“原始东夷”族来说,却要直接面对岸线变化的影响。
关于原始东夷的三个主要聚落区,我们已经认定有“辽河流域”“山东丘陵”及长江以南的“环太湖平原地区”了。将这三个文明区联系起来,我们会发现,在它们三者之间,也就是广义上的黄河下流地区,一直没有存在稳定的文明区。也就是说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继续的。这固然与海水的侵入有一定联系,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黄河下游的频繁决口与改道而造成的。
日期:2009-10-2723:08:42
如果大家注意的话,会发现我在〈原始华夏文明地缘结构图〉中用蓝虚线勾勒出了一个扇形的区域。并将之标注为“黄河下流变道区域”,这一区域也大致位于现在我们所说的华北平原之上。
上图
日期:2009-10-2723:25:01
相信对于抗战史多少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有个“黄泛区”的概念。当年老蒋为了抵挡日军南下,将郑州以北的花园口大坝炸开,以至于黄河以南的位于黄淮流域的,豫皖苏3省44个县成为黄泛区,其影响一直到长江以北。
对于老蒋的这种行为,历史上他并不是第一个做的,在随后的历史解读中我们还会看到有人在他之前做这样“以水为兵”的事。当然,从人道的角度来看,政治家和军事家这样做是要承担很大的道德风险的。不过这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要关注的重点,我们所需要清楚的是,人为制造黄泛区在历史上毕竟是少数。而在历史上黄河由于自身的原因决口改道可以说是不计基数。仅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史书第一次记载黄河改道以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的这2500多年间,有记载的决口泛滥就有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30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可以说两个华北平原地区都在它的影响范围之内。
附:黄泛区示意图(花园口决口后)
日期:2009-10-2723:46:42
我们当然不能因为黄河泛滥的历史记载只有2500多年,就认定在此之前黄河是一条安静的河。在此之前黄河对原始人类所造成的影响并不比后来小。
就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黄河下流的走向,也仅仅形成于19世纪中叶。在此之前的历史当中,黄河无数次的以山东丘陵为中线,上下摆动。时而比山东丘陵的北部流入渤海湾,时而又南下覆盖淮海,并反客为主“夺淮入海”,流入黄海(可怜的淮海现在被搞得只能流入洪泽湖,而没有出海口了)。
黄河这样的反复无常在地缘上所造成的后果有两个,一是使得华北平原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这使得在整个华夏文明史上,治理黄河都成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其成败与否甚至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性;另一个后果是,黄河从黄土高原上所带下来的大量泥沙,淤积在入海口处,使得华北平原的海岸线逐渐向东推进,这一进程至今仍在进行中。
我们可在大致勾勒出广义上的黄河流域所覆盖的区域。这与现在所认定的黄河流域的区别主要在下游地区。目前我们习惯于将黄海以水的华北平原称之为“海河流域”,以南的区域称之为“黄淮流域”。不过在历史上,这两条黄河的小弟弟却无数次被这个喜怒无常的大哥鸠占鹊巢。这也让华北平原的部分地区也被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所覆盖了(主要是太行山以西,燕山以南地区)
附:黄河流域示意图(广义)
日期:2009-10-2723:57:50
最后附一张“黄河故道图”供大家参考一下。需要注意的是,这上面仅仅是标注了6次比较著名的改道事件,其中包括传说中的大禹所治的那条“禹河故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