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天意文学 > 地缘看世界 > 第129节
在随后的西伯利亚部分,我们会依地形将西伯得亚分为三个部分,即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蒙古高原北部所对应的主要是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这一点在《蒙古高原地缘结构图》上也可以清楚的看到。也就是说在蒙古高原的东北部,由于与中西伯利亚高原对接,双方可以形成战略平衡;而在中部和西北部,俄国人需要建立一道地理防线,以平衡蒙古高原的地缘优势。这种想法落实在具体划界上就是,贝加尔湖被完全划给了俄国,尽管它一直作为蒙古高原的圣湖存在。而在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面,俄国人想办法将边境线定立在唐努乌尔山而不是蒙古高原的北界萨彦岭上。这使得俄国为西西伯利亚平原又获得了一块高地作为屏障。
  
  唐努乌尔山到东西萨彦岭之间的这块区域就叫作“唐努乌梁海”。尽管很多人认为当初蒙古国建国时,唐努乌梁海并没有包含在内,当时的中国政府应该有机会取得它的主权的。但实际上这只是俄国人为了取得地缘优势而预先设计的局,最终于1921年在唐努乌梁海成立的“图瓦人民共和国”,在1944年正式并入了苏联,这一地缘优势又被现在的俄罗斯所继承。当然,根据俄国人一贯的行事原则,俄国与蒙古的边界并没有依惯例设在唐努乌尔山的分水岭上,而是完全划给了俄国。
  
  日期:2009-12-1022:12:00
  
  好了,国际政治也讨论的差不多了,我们还是回到中国来,为对这部分感兴趣的朋友续写下去吧。
  下面将要出场的将是长江的霸主——楚国。让我们先设定一个广角镜头,将黄河——长江下游的那些主要平原放在一起审视一下,看看楚国所处的江汉平原是否具有一些独特的气质。
  还是要用一下前几天已经上过的那张老图。
  上图
  日期:2009-12-1022:36:24
  
  之前我们分析了渭河平原相对华北平原的地缘优势,通俗的说就是我打出去容易,你打进来难。在之前的历史中,基本上只有山东丘陵地区由于也具有一定的地缘优势(一为高度,二为海洋),可以与之对抗,争夺中原地区。
  之所以要争夺中原地区,很大程度是为了争夺黄河边上那些松软的黄土地带。在青铜尚属于奢侈品的年代,能够用石制和木制工具开耕的黄土对农耕民族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在这一时期,长江流域并非没有自己的文化,只是最终取得文化主导权的黄土民族,暂时对那些难以开耕的粘土兴趣不大罢了。也正因为如此,在华夏民族的记忆当中,很少有对长江文明的记载。
  日期:2009-12-1022:46:57
  
  不过不被黄河文明所重视,并不代表长江流域就没有机会成为历史的主角。随着金属的广泛运用,长江流域的那些冲积平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历史机遇。他们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长江下游的环太湖平原,以及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就是都是属于长江流域,而不同点则是前者位于长江以南,后者位于长江以北。
  日期:2009-12-1022:53:50
  
  环太湖平原的地理优势一目了然,长江就是它可以依仗的天险。如果居于其上的族群不是那么有进取心的话,据险自保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
  而江汉平原的位置决定了长江并不能成为它的保护者。它需要有其他地理优势以保障自己的独立性。否则这些因技术的提升而变得适合大规模农业开发的土地,只会象华北平原一样成为其他地缘力量博弈的牺牲品。
  
  日期:2009-12-1023:00:30
  
  仔细看那张《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平原示意图》,我们就会发现,在江汉平原的东北侧,有一系列的山脉为这块平原提供的保护。这无疑提升了江汉平原的地缘力量,如果能够控制这些山脉,那么江汉平原就可以具备象渭河平原那样易守难攻的地缘力量了。
  日期:2009-12-1023:33:17
  
  当江汉平原的地缘优势开始体现出来后,居于其上的楚人也开始表示出对于争霸中原的渴望。尽管周人最初勉强给予了楚国“子”的爵位,但这显然不能满足楚人的胃口。既然周人瞧不起楚人,那么楚人似乎也并不再刻意的强调自己华夏族的出身了。
  对于周人来说,楚人所处的方位应该被冠以“蛮”的称号,以示与华夏族的区别。而楚人索性做的更彻底些,在蛮的后面再加上个“夷”字,即自认为“蛮夷”。并以此为据脱离周人的封建系统,自立为王。
  从地缘的角度看,楚人自认为“蛮夷”并非只是在玩文字游戏。事实上周人所确立的“华夷五方”原则只是一个理想状态。有时候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那些边缘民族的方位来源。因此我们经常能够见到夷狄、戎狄、蛮夷的名称出现。当然,古人在用词上是十分精准的。这种称呼只会出现在相邻的两个方位上,因为相邻的两个方位的民族很容易混杂在一起。而相对应的两个方位是不会连用的,就像你不会看到“蛮狄”的用法一样。而西“戎”与南“蛮”虽然在方位上相邻,但由于秦岭的阻隔,它们之间基本上不会发生交融。因此你也见不到“戎蛮”或“蛮戎”的用法。
  
  对于楚人来说,从东部的“夷地”只收人口和文化显然是很有可能的。在炎黄时代的传说中,东夷的主力——蚩尤族在败给炎黄部落联盟后,就是败退至长江中游地区的。从地缘的角度看,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即使那场战争是虚构的,东部文化也很有可能沿着淮河长江传至江汉平原,因此楚人具有综合性的文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日期:2009-12-1023:47:23
  
  无论楚人是否决定称王,周人显然都已经意识到了江汉平原的威协。周人所作出的反应并没有什么新意,仍然是“封建”诸候,封建的对象当然是同姓的诸候。
  如果周人想要监控楚人,将同姓的诸候封建在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大别山一线靠近中原的一侧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这就象如果仅仅在泰山以西封建“鲁”,而不在泰山以东再封建“齐”,就无法打破山东丘陵的地缘优势一样。周人需要超过这些明显的地理特征,将前沿阵地推进到江汉平原的边缘。
  周人最初的做法无疑是成功的,由此在汉水边上诞生了一批姬姓的诸候国,史称“汉阳诸姬”。关于这些诸候国的具体位置,一直是有些争论的。明天我们就从地缘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他们的方位,以及能否对楚国进行有效的控制。祝大家晚安!
  附:南阳盆地——江汉平原地缘结构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