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湖和黄浦江还有两点需要补充一下。
对于太湖的形成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比较传统的说法是太湖及太湖以东地区原来都是海洋,由于长江不停的向东南方向输送泥沙,而钱塘江则向东北方向做同样的事,这些泥沙在出海口处会形成条状的沙州(比如长江口的崇明岛就是成陆了的沙洲),最终两条沙洲带在东海合围,并将沙洲以西的海水与海洋隔离,形成了一个咸水湖,而西面山地之上流下来的河水逐渐将海水转换成为了淡水,由于泥沙仍会在湖内淤积,因此大部分的湖面成为了平原(也就是长江三角洲),剩余的水面则成为了太湖。
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这种两江输沙,天然筑坝形成陆地的情况并不鲜见,在长江以北,淮河与长江也同样有过成功的案例,向东拓展了江淮平原。只是这仍然很难解释太湖的形成原因,因为理论上太湖也应该被淤塞成平原。
日期:2010-03-2400:08:06
能够形成湖泊的地区,地势肯定是要比周边地区要低的。就太湖而言,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形状。尽管中国有很多内陆湖,但是象太湖这样轮廓近似于圆形的湖泊并不多见。这一类的湖泊如果在山顶之上,那么是火山口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就象那些以分布在各地,以天池命名的湖泊,只可惜太湖的所在地并不存在这种条件。
既然地球下面的岩浆不能为太湖的形成作出贡献,那么我们就需要将视线投向遥远的太空了,如果在某一个时间,从外太空恰巧有一块没有在空气中燃尽的陨石,掉在已经成陆的长江三角洲上,那么无论这块石头的形状如何,它都可以将地面砸出一个圆形的坑。随后的事情就简单了,那么发源于西、南两面丘陵之上的河流,会逐渐将之填满的。
太湖究竟是不是陨石造就的,目前还在论证之中。不过它的形成时间应该并不久远,因为在湖底已经发现了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也就是说,在太湖的的湖址形成之后,被河流注满水之前,吴越先民们已经在此生活了。
由于太湖本身不是由天然的河道扩张而成的,那么湖水在蓄满之后必然要寻找出路,最终流入大海。如果太湖的形成时间能够早些的话,那么它有足够的时间在人类到来之前,东向冲击出几条天然的河道连通大海。只可惜对于吴越先民来说,太湖的形成时间太晚了,因此太湖泄洪通道的形成过程注定要影响人类的活动。换句话说,先民们需要通过人工干预,尽早的将太湖连通大海的河道固定下来,以减少湖水漫流对于陆地居住区的影响。
日期:2010-03-2400:25:16
鉴于上古时期,石制工具是人类可以使用的主要工具,因此疏通太湖河道的工作是十分艰难的。我们在〈吴越地缘结构图〉上为太湖划出了三条主要的入海通道,由北至南分别是娄江、松江(苏州河)、东江,这三条江都是在人工疏导的情况下形成的。这并不是说吴越先民们就此挖了三条运河,而是说他们在湖水漫流之时,就势加深加宽了河道,使之能够更快速的起到泄洪作用。
鉴于大禹在中国历史上治水第一人的名气,因此治理太湖的功劳也被记到了他的头上,这就好像后人们总喜欢把一些发明创造记在鲁班身上一样。将大禹与太湖乃至整个江东平原联系在一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为吴越之族寻找到一个华夏之根。这在边缘地区或边缘民族融入华夏核心圈的时候,似乎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无论大禹是否真的有空,在治理完黄河水患的同时,又跑到太湖也治水。吴越先民通过太湖水道的治理,掌握了很高的治水技巧却是可以肯定的。这种可以依靠人力改变地理结构的能力,在吴国决定越过长江,进入江淮平原,并北上黄河流域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下一节会具体分析到)
日期:2010-03-2400:40:59
昨天已经说过了,上海人民的母亲河——黄浦江也是人工疏导的河流,只不过这一次主持工程的是楚人了。其实长江三角洲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几千年来一直都是由人力在维护的。无形当中也加深了这一地区的地缘凝聚力。这和黄河下游的情况有些类似,都是治水文明的体现。对于平原地区来说,水患总是会频繁些的。
就黄浦江这个名字而言,很多时候容易与“黄埔军校”联系起来。其实两者并无关系,后者是建在广州珠江中的一个小岛上的,那个小岛名叫“长洲岛”,也叫“黄埔洲”。所以此“黄浦”非彼“黄埔”。不过搞错也属正常,谁叫我们所了解的历史以1927年以后为主呢,那个时候上海的政治风头已经盖过了广州,两个名字又那么接近,认定黄浦江与黄埔军校有关联也属正常。
日期:2010-03-2400:58:32
前面有朋友问,杭州湾会不会消亡。我想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不过纵观历史,杭州湾也好,长江口也好,位置却发生了显著变化。
就长江口的情况而言,春秋时期的位置是在镇江以东,常州以北,泰州以南的位置(图上有标示)。在那个时候,长江口还是在偏北方向入海,这也使得长江带来的那些泥沙开始向北沉积,当江口北部的泥沙越积越多时,水流的方向开始逐渐南移。而泥水也就向南面沉积,如此周而复始,所以我们会看到长江下游的这些河道是呈波浪形前进的。
就吴越相争所处的春秋中晚期而言,长江南岸的苏锡常平原已经基本形成,而现在的上海则大部分在海岸线以东尚未成陆。如果按照现有的地名为这条古海岸线划定几个坐标的话,那么由北至南的张家港(江苏)——嘉定(上海)——莘庄(上海)——奉贤(上海)大致就处在海陆交接线上。
日期:2010-03-2401:19:04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吴越的话题上来了,吴国的核心区之所以在苏锡常地区(特别是苏州——无锡一线),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一地区的地理结构已经稳定了。而在苏州以南,三江(娄江、松江、东江)本身的状况并不是十分稳定。在洪水到来之际,三江所过之处受到洪涝灾害的概率要大的多。于是这片三角形的区域也就成为了古苏锡常平原与太湖南面的“杭嘉湖平原”之间的缓冲区,或者说是将两都分割为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地理单元。
由于越人也在向北渗透,因此太湖东南侧的嘉兴地区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双方博弈的焦点。至于前面有朋友提到的吴越国界桥,其实更多的是象征意义的,并不能够成为地缘文化的分割线。
如果从地缘的角度看,尽管环太湖平原被分割成了两块,即苏锡常平原被划入了江苏,杭嘉湖平原被划入了浙江。但这两大平原的地缘文化其实是共通的(特别是完全属于平原文化的嘉兴),或者说更偏向于吴文化。当然,现在“吴文化”这个概念,很多时候已经包含了整个吴越在内。不过如果要细分的话,杭州湾本身还是可以做个分割线的。或者说嘉兴——湖州一带与苏南的地缘文化接近度,要高于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平原。
作以上分析并非是在强化地域区别,主要是说明地理结构对地缘文化的影响。因为在平时,我们所习惯的以行政划分来认定各自所属地缘文化的方法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今天就先写到这了,祝大家晚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