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2600多年前的秦军,还是现在的我们,在陕地至洛阳的路线选择上,并没有多少区别。如果再想沿着黄河东行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无论是先人还是我们,都需要先从陕地向东南方向折行,看在在崤山之中,能否找到象“函谷”这样的通道。很幸运的是,在行至崤山西麓时,我们可以在崤山之中找到两条东西通道。根据它们的方位,这两条通道被分别命名为南、北“崤道”。而之两条崤道在崤山以西的相交处,现在则归属于一个叫“交口”的镇所管辖。
如果按照〈崤之战〉一文的记载,崤道的开通可以上溯到夏代。因为在秦穆公准备出征时,他那位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左右手——百里奚,曾经力阻秦军的这次远征。他甚至预言晋军伏击秦军的地点是在所谓的“文王避风雨处”与“夏后皋之墓”之间。而这两个地点,分别就是在南北崤道最为险要处。所谓“文王”指的就是周文王;“夏后皋”则说的是夏代王国之君“夏桀”的爷爷。如果这个说法属实的话,那就说明在夏商两代,南北崤道就已经开通了。其实如果我们认可,炎黄二帝曾经进入中原的话,那么崤山通道的开通应该能够上溯至5000年前。
不管怎么说,在秦军东征之时,他们有两条线路可以选择。在军事家看来,山谷通道是构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的最佳地点。在后世,北崤道中构筑的关隘叫作“硖石关”;南崤道构筑的关隘被叫作“崤陵关”,不过由于历代文人及评书表演艺术家们的误传,崤陵关通过被称之为“雁翎关”,事实上它跟大雁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真正能表明身份的是那个“崤”字。
在春秋之时,南、北崤道应该还没有驻军。因为在春秋之初,诸侯们还是以点的形式存在于中央之国的各个角落。大家所感兴趣的多是能够出产更多粮食的平原地区,很少会耗费钱粮去驻守纯粹的军事要地。(如果有自给能力,就另当别论了,比如“陕”地)。即使是晋国希望控制崤函通道,从虢人手中夺取陕地也就够了。
日期:2010-06-1023:13:46
无论硖石关和崤陵关在当时都不存在,但这并不影响两条崤道在经过崤山分水岭时,会面临两侧高山林立的峡谷地形(关隘也是依险而筑的)。也正因为还没有筑关,因此百里奚才搬出两处人文景观,作为这两个战略要地的代名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路过崤山时可以去看看,“文王避风雨处”与“夏后皋之墓”就在两关旁边的山头上(所谓南陵,北陵)
既然有过崤山有两条通道,那么问题就出来了,秦军究竟是走的北崤道还是南崤道呢?我们先来看看,南北崤道往东是如果进入洛阳盆地的。如果从陕地出发,通过南崤道穿越崤山,我们可以沿着发源于崤山的那些洛河支流,东南方向穿行至洛河,然后折向东北,沿洛河从南面进入洛阳盆地,到达洛阳,也就是东周王城“洛邑”的所在。这条路线,虽然稍微有点绕,但胜在基本都是沿河谷行进,路况较好。最难通过,也最为险要的地点,就是在“崤陵关”。如果选择的是北崤道,那么我们会行至洛阳盆地的北部,然后渡过伊洛两河,再沿伊河南岸东北方向行至“虎牢”,最终进入中原。
日期:2010-06-1023:45:56
好在〈崤之战〉一文给我们留下了线索,因为文中明确记载了,秦军经过的是洛邑北门,并按照礼法下车向王城致敬。只可以他们下来之后又跳着上车了,让在城头观看的王室成员大为不满,并认定秦军骄兵必败。
实际上在春秋战国时期,北崤道很多时候都会成为首选道路。这是因为南崤道的大部分路段都是沿河而行,且为粘土质,因此在河水瀑涨的季节里很难通行(特别是洛河)。而北崤道虽然因为山石较多,路况差了点,但也胜在路基多为石质,因此受水的影响反而较小。在战国时期,北崤道上的渑池曾经上演过著名的渑池会;而同在北崤道上的新安,也曾经上演过无数次悲喜剧。最为著名的当是项羽在此坑杀了秦军20万降卒。
之所以要透过〈崤之战〉来解读一下南、北崤道,是因为这两条道路虽然在细处几经更叠,但基本路线几千年来都没有什么变化。南崤道现在成为了249省道(河南)的修筑路线;而距离更短的北崤道,则成为了修建陇海铁路和310国道的基础。
日期:2010-06-1100:16:00
之所以要透过〈崤之战〉来解读一下南、北崤道,是因为这两条道路虽然在细处几经更叠,但基本路线几千年来都没有什么变化。南崤道现在成为了249省道(河南)的修筑路线;而距离更短的北崤道,则成为了修建陇海铁路和310国道的基础。
现在看来,秦军在北崤道,特别是硖石关附近受伏的可能性最大。不过雁翎关也并非不可能成为秦军的葬身之处。这也是我们明天所要解读的话题。今天就到这了,祝大家晚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