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天意文学 > 地缘看世界 > 第272节
日期:2010-08-1500:22:44
  
  关于燕国,虽然这个身世显赫的诸侯国,在春秋时期几近默默无闻,但它在战国的历史却很值得大书特书的。因为燕国在公元前300年曾经越过燕山山脉,向北拓地千里。而燕国为了保有这些边缘地区,所做的努力,也开启了燕山南北长达二千年的博弈史。不过我们今天暂时还不能将目光投得那么远,因此在燕国决定向北扩张之前,它首先要在河北平原打造一条防线,以保护自己的后方不受侵扰,而这条防线就是“燕南长城”。
  
  日期:2010-08-1500:51:22
  
  我们先来看看,那些太行通道的组成方式,有没有对燕赵两国分割河北地区造成影响。通过之前对于以“涞源盆地”为中心,呈十字交叉状,连接灵丘——忻定盆地(灵丘道)、蔚县——大同盆地(飞狐道),以及河北平原(唐河道、拒马道)的四条道路的分析。相信大家已经清楚了,在太行山北部的几条重要通道的地理结构。实际上这四条道路又可以演变处数种组合,因此你很难用一个统一的名称来为之命名。就象“飞狐陉”这个标签一样,如果说最有资格享有这个名称的,当然是经由飞狐峪,连接蔚县——涞源盆地的那条“飞狐道”,但问题是,如果我们沿着这条道南行的话,只能到达涞源盆地,并不能算穿越了整个太行山脉。事实上古人更喜欢用河北平原的出口,来为这些道路命名。因此沿拒马道,穿紫荆关而过的这条道路,又被单独列入了“太行八陉”之列,被命名为“蒲阴陉”。
  
  之所以会有上述问题的产生,一是因为“涞源盆地”周边的地缘结构足够复杂,以至于当初排定“太行八陉”的人,也无法用清晰的方式来解读清楚;二是因为在秦以后的大部分历史时期,蔚县盆地南部的“飞狐道”一直是游牧民族进入华北平原的重要通道之一;而从华北平原北部进入大同、忻定盆地,又多走紫荆关所在的“拒马道”(特别是在北京地区的战略地位提升后)。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太行八陉”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标签,大家倒也不必拘泥于“八”这个数。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清楚了这些道路的基本结构,并可以用之来解读非常多的历史事件。至于说“飞狐陉”这个名字嘛,倒可以用来代指所以经过“涞源盆地”的道路。而涞源盆地在“飞狐陉”中的枢纽地位,倒不是因为我的分析。至少在历史上,涞源县曾经被叫作“飞狐县”。只是不知道金庸老先生在写“雪山飞狐”时,有没有受到“飞狐陉”的启发。
  
  日期:2010-08-1502:24:51
  
  既然经由涞源盆地,进入华北平原有到达现在唐县一带的唐河道;与到达现在易县一带的拒马道(蒲阴陉),两条道路,那么这两条道路的控制权在谁手中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而对于燕国来说,蒲阴陉的位置正们于其核心区的西部,即使不能控制涞源盆地,也必须在紫荆关一带构筑防线,才能保护自己侧翼的安全。应该说,在最初的时候,燕国应当还是能够控制住蒲阴陉东部地区的(也就是北易水一带)。因此当白狄开始东迁时,他们选择了由唐河道进入河北平原,并将自己最初的政治中心,定于唐河道的出口处(中人城)。
  
  不过白狄和他所组成的鲜虞联盟(包括后来的政治体“中山国),在稳定下来之后,与周边诸侯的地缘博弈就在所难免了。在中山国与燕国的博弈中,中山国曾经多次扩张至北易水地区。而在赵灭中山之前,中山国还曾经乘燕国内乱,北向扩地数百里,从燕国手中夺取了北易水地区的控制权。不过这也是中山国最后的辉煌了,燕国在秦、赵、魏等国的干涉下,又重新稳定了政局,收复了失地。并且也在这个过程中,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燕昭王”,后来我们将会解读这位燕王,是如何差点把东方大国——齐国给灭掉的。
  
  至于说中山国的命运,在他与燕国的这场战争中,消耗了太多实力,以至于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旋即成为了中山国的终结者。实际上,如果你比较喜欢观注政治斗争的话,这段历史的背景倒是可以去看一下。因为在中山国与燕国的这场博弈中,赵国其实是个间接操纵者(中山攻燕是有赵国暗中支持的,而燕昭王又是赵武灵王迎立的)。而赵武灵王的最终目的当然是想从这两个对手的相争中得利。而赵国灭掉中山国之后,燕国在南线的地缘格局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蒲阴陉的出口及北易水地区仍然掌握在燕国手中,而赵国则满足于取得了唐河道的控制权。
  
  提到燕国,大家一般都会联想到北京。的确,战国时期的燕国都城就在现在北京城的西南部,不过这并不是当年召公最初受封的地方。当年西周初期,这些诸侯受封的地区其实都只是一个点,后来的地盘是经过多少努力,从那些边缘民族手中夺取的。并不是所有的诸侯都能够顺理成章的从那些戎狄蛮夷手中“接收”土地的,反被对方灭掉的其实也不少,只不过我们最终看到的都是成功者罢了。
  
  燕国最初受封的地方现在算是北京的郊区,也就是北京城西南方向的房山县一带,现在叫“房山区”了。而那时的北京城,是由一个叫“蓟”的戎狄小国所控制的。在燕国灭了“蓟”国之后,他们将都城迁到了“蓟”。而这个选择被证明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在随后的2000多年中(一直到今天)。蓟地都是燕山南麓的地缘中心,甚至数次成为整个中央之国的政治中心。
  而燕国的初都处也没有被放弃,被立为“中都”,新的都城也相应的被称之为“上都”。
  既然燕国的初都处没有被称之为“下都”,而是“中都”,那么从逻辑上分析,自然也还会有一个“下都”了,事实以的确如此。为了保证北易水地区,以及蒲阴陉的安全,燕国将易水之阳的“武阳”邑(现易县南)升格为“下都”,以为紫荆关一带的燕国军队作战略支撑。这种选择,一如在唐河通道出口处建“中人城”的中山国一样。
  燕国对于北易水的重视,使得他们一直到秦国人到来之前,都能够稳定的保有对蒲阴陉的控制权。当年燕太子丹和众门客送别荆柯的地方,正是在北易水河畔,燕下都的西郊。在高渐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歌声中,荆柯沿北易水经蒲阴陉进入山西高原,最终渡过黄河到达渭河平原上的“咸阳”,进行了那场著名的“刺秦”行动。
  
  日期:2010-08-1523:54:13
  
  既然蒲阴陉与唐河道分别对于燕、赵(包括之前的中山国)两国都非常重要,那么将两国的地缘分割线放在北易水或者唐河,都不可能让某一方满意。也就是说,双方的地缘平衡线,最好是在北易水与唐河中间。这条地缘平衡线最终还是被双方找到了,它就是——南易水。
  跟北易水一样,南易水也是涞水(拒马河)的一条支流,因此你也可以认为,燕国实际上是控制了整个拒马河流域。不过你现在在地图上已经找不到南易水了,因为这条分割燕赵的河流,现在叫作“瀑河”。
  对于燕国来说,南部的边境其实是最为脆弱的,因为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从实力对比来看,无论是之前的鲜虞中山国,还是之后的赵国,对于燕国的地缘压力,其实都要远大于西、北山地上的那些戎狄。因此燕国沿南易水的北岸,筑起了长城。跟其蜿蜒于平原之上的长城一样,这也是条河堤长城,并且很有可能是最早的长城。鉴于燕南长城,主要是沿南易水修建的,因此也被称之为“易水长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