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天意文学 > 地缘看世界 > 第284节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必须清楚河济平原在当时的地理结构了。应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河济平原”已经不能称之为河济平原了,因为济水都已经不存在了。不过这块土地的位置并不会有变化,只是不再被单独切割出来罢了。在二千多年的历史当中,变化掉的不仅仅是济水,也有河济平原的地理结构。如果我们观察河济平原的位置,就会发现它正处在泰沂山脉之侧。也就是说,泰沂山脉当初在这一区域还是会有一些断续的延伸,只不过海拔和密度都比较低罢了。而冲积平原的形成则是因为行于其间的河流,不断的将上游地区的泥沙带入,以淤平其中的低洼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到河济平原,相对高差已经很小了(对于河济平原乃至大部分的华北平原而言,那条一碗水,半碗沙的黄河就是最大的功臣了)。但在先秦之时,那些低矮的丘陵还是随处可见的。假如我们仔细分析河济平原,甚至中原地区的先秦古地名,就会发现很多带“丘”,带“陵”的地名(“陵”最早指的也就是小山包,只不过帝王们大都喜欢在坟上堆个土包,久而久之“陵”反倒成了帝王墓的标签了),这都是表明这一地点的地貌,当时有些起伏的。
  
  如果从高度上来说,这些海拔很低的起伏,对通行的影响障碍,也很难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问题是在土地尚未充分开发的年代,这些温度适宜,水源充分的土地,往往为灌木、森林所覆盖。因此通行于其中的道路,也是需要开辟和维护的。换句话说,齐军可以选择在道路通行于两个山包之间时,伏击魏军。而那些高低错落的树木,以及与道路形成高差的山丘,都是最好的掩护。因此马陵也好,桂陵也罢。除了位于魏军的行军路线上以外,地形有利于伏击,才是它们从整条路线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现在如果我们想在河济平原一带,找寻“陵”“丘”一类的地貌,已经比较困难了,不过在济水以北(现在应该说是黄河了),离泰山比较近的地方,还是能够看到点山丘的。在“马陵”故地的东北有个“阳谷县”,阳谷县境内的东北角有个“井阳冈”。这个“冈”就不用我多说了,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传说中武松打虎的地方。虽说北宋时期到底有没有武松这个人,又或他有没有打过虎,都还是个问题。不过当年施耐庵既然把武松打虎的地点,设计在阳谷县,也正说明在元末明初时,这里的丘陵地貌还是比较明显的(现在那里还有井阳冈,只不过相对高度肯定比当年低了)。
  
  好了,在解读完桂陵、马陵之战的战术问题后(军事地缘范畴),我们要来了解一下这两场战役,对于战国的整体地缘结构有什么影响。在这部分开始之时,我就说过了,战国的第一阶段,算是魏国独大,或是魏国独立对抗东、西诸国的时期。而到了第二阶段,魏国在东西两侧的地缘压力之下,已经无力称霸了。这其中具有转折性的战役,就包括齐魏之间的这两场战役。除了这两场战役以外,魏国在西线同秦国的战争中,也开始战略性后撤(在秦国部分会具体分析)。如果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魏国在这一时期,同时在东、西两线遭遇失败,并非偶然。因为从中央之国的整体地缘结构来看,魏国是典型的四战之地。虽然最初凭借晋国丰厚的遗产,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感觉,但终究难以持久(有点类似于当年的郑国)。在战国诸国通过兼并,内部整合重新达成均势后,魏国四面受敌的地缘劣势就开始显现出来了。而齐、秦两国作为东、西两端的大国,也是地缘结构相对最稳定的国家,作为魏国霸业的终结者也是大势所趋。至于说那些战役本身,又或领导者是谁并不是最重要的。
  
  在魏国感觉到已经无力称霸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和自己争霸中原最大的敌人——齐国达成联盟。因此魏国的承认齐国具有“王”的地位。当然齐国也清楚自己没有独立称王的实力,因此也承认魏国为王国(双方的第一代大王分别是“齐宣王”和“魏惠王”)。双方达成此意向的地点就在泗水东岸的“下邳”,也就是当时的所谓“徐州”。由于这次政治会议,中心内容是齐、魏两国互相承认对方的王国地位,因此也被称之为“徐州相王”。需要说明的是“徐州”这个概念,根据“天下九州”的划分标准,所谓理想当中的徐州主要包括泗水流域。而在徐州真正成为行政单位后,它的治所所在地,往往也就被称之为“徐州”城了。只不过这些城邑意义上的“徐州”都是在泗水两侧罢了(三国时期的徐州,已经转移到下邳了,而现在的徐州市,则是当年的彭城了)。
  
  我们之前也说过了,下邳(徐州)这个地方,最初是由邳国(也有说薛国,或说邳薛同族)控制的。这些带有部落性质的东夷小国,最终都成为大国兼并的对象了。而“徐州相王”时,下邳已经为齐国所直接控制了。魏国选择在此与齐国达成称“王”的共识,实际上是认可以齐国的实力已经反超魏国了。既然已经无力打败这个对手,和最大的敌人结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徐州相王是发生在公元前334年,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个时间点是战国第二阶段的开始。从表面看来,齐国象是有从魏国手中接过霸主地位的迹象。但这个时期,各主要诸侯都已经通过兼并周边的小国增强了实力,齐国很难形成独霸的局面。因此在徐州相王后不久,魏国又与赵、、韩、中山、燕四国搞了个“五国相王”(宋国也跟进了),目的就是把水搅混。既然大家都是“王”了,也就无所谓谁大谁小了,一场混战重新开始了。
  
  尽管在五国相王之后,战国的格局开始真正形成,中央之国的地缘结构进入了一个平衡阶段,但齐国在两败魏国后所取得的优势地位,还是很明显的。对于这一点,最先表示不满的就是楚国了。要知道,之前除了正统的周王以外,也就是以楚国为首的长江三国(楚、吴、越)敢于称王。而现在齐、魏两国的称王,所来的的并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改变,而是有可能的扩张野心。因此楚国率先向齐国发难,攻入了徐州,而这一次他们选择的盟友是赵国。并非说赵国对齐国有多少图谋,只是楚人需要他们牵制魏国(魏齐刚达成同盟),而赵国也希望借机向魏国施压,证明自己的实力。
  
  其实楚国的这次攻齐之战,只是战国中期各种乱战中的一场。就战国中期的地缘关系而言,“合纵连横”是一大特色。所谓合纵,本意指的是华北平原诸国由北至南结盟;而连横则是渭河平原到山东半岛之间的联盟。只不过在战国诸国中,结盟组合的方式有很多种,并不仅限于南北,或东西的联盟。这些所谓的“联盟”基本都不能长久,或者说是为了对付某一国家所临时达成的。因此很多时候今天是盟友,明天就是敌人。所以说“合纵连横”的基本特征并不在组合的形式上,而是处理地缘关系的态度上。这个基本特征就是“择交”,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阶段性的选择盟友。
  
  战国中期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除了宋、中山两个“王国”实力较弱以外,其他大国虽然实力有所差异,但都算处在同一数量级中(谁也没有绝对实力,吞掉另一个“万乘之国”),所谓“合纵连横”的目的,就是防止有哪一方的实力,突然得到增强,并且这种增强足以打破已经形成的地缘平衡。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枪打出头鸟,谁如果做了出头鸟,谁就会成为其他几国共同的敌人。很不幸的是,率先称王齐国,也率先成为了这只出头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