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机器就打不开,今天早起一试倒开了,不知道是什么问题。
这点时间更新是不可能了,不过昨天在车上听广播倒注意到一个细节。现在官方媒体已经将“北方四岛”改称为“南千岛群岛”了。只是为了顾及这个传统叫法,有时会在后面加一句:“即日方所称的北方四岛”。不要小看了这一称呼的转变,这意味着中国对于日本“北方四岛”主权归属问题的态度有了变化。
现在大家去看中国出版的地图,北方四岛都是被划给日本的,最多在边上加个括号,写上“俄占”两个字。这个共识,应该是在中日邦交正常化时达成的。目前中方的这种态度转变,显而意见的是准备将“北方四岛”的归属问题,作为一个筹码了。至于这个筹码的作用,则是为了影响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
实际上俄国领导人在中日之间为了钓鱼岛正剑拔弩张时登岛,本身就显得很可疑,之前几十年都没有这样做过。并且南千岛群岛的归属问题,在普通俄国人心目中的影响力是非常小的。这点较之日韩之间的所谓“独岛”,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不是在一个数量级的。换句话说,俄国人即使是为了选情,也并没有十分的必要,选择在这个时机做这种对于日本来说,非常敏感的事。不能说俄国人这样做就是为了帮中国人,但双方在底下达成一个共识,同时对日本施压,以测试美、日联盟反应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这样做对于俄国人来说,并没有坏处,他们本来握着北方四岛就是为了跟日本换取更多的筹码,跟中国同步做一些动作的话,可以逼使日本更着急解决北方四岛问题(谈判中,着急解决问题的一方一般会放出更多的筹码来交换);而对于中国来说,有俄国人在北边强化北方四岛问题,有利于将日本普通民众的目光从钓鱼岛上转移,以便于双方在政治层面上达成一定共识(主要是日方态度的转变)。毕竟对于日本人来说,北方四岛的重要性,比钓鱼岛要高的多。
这出戏是马上能够见到功效,还是会变成拉锯战,新闻当中应当会随时有反映的。喜欢地图的朋友倒是可以关注一个细节,如果过后最新出版的世界地图中,北方四岛已经变成了“南千岛群岛”,那么就意味着可能要拉锯一段时间。至于说是象“克什米尔”那样,画成俄、日争议区,还是直接在地图上,承认俄国的主权,则要看最近日本的态度了。
日期:2010-11-0301:07:26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最熟悉的战国史应当是战国末期那一段,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那段历史。在这段历史中,与秦国进行了惨烈的“长平之战”的赵国,以及试图让一个刺客扭转局势的燕国,可能都会更加吸引我们的目光。不过在战国中、前期,魏国才是中央之国政治舞台上,当仁不让的主角,其风头甚至盖过了后来的天下共主“秦国”。
有关魏国的赫赫战功,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多有描述了。可以说,魏国以主角的身份,几乎打遍了所有竞争对手。如果从政治的角度解读魏国兴起的原因,那么历史教科书会告诉我们是魏国率先实行了改革。“改革”是现代人的说法,历史上一般称这种变化为“变法”,其先行者,就是战国时期那些法家学说的杰出代表(为魏国变化的叫“李悝”);如果让有“明君救世”情节的人来看,魏国的成功则是因为他们出了个“明主”——魏文侯(前445年——396年在位),而这位明主的儿子“魏武侯”(前396年——370年)。这两代魏侯算是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第一、第二代君主,他们在位的这70多年是魏国最为辉煌的时期,也相当于是战国的第一阶段。
不过对于喜好军事的朋友来说,他们似乎更愿意把功劳记在一个叫吴起的军事家头上,因为吴起训练出了数万名不仅身批重甲,全副武装,还可以带着三日口粮,在山地中半日急行军百里的重步兵——魏武卒。单看这些数据就足以让人意识到,这种攻击力与机动性兼备的古代“特种部队”,其可发挥的战斗力和威胁力,和后世的蒙古铁骑有诸多相似之处。只不过魏武卒的活动范围要相对小一些,并且优势是在山地当中。而包含了秦、魏、赵、韩四国在内的黄土高原,正是这些山地步兵所最适应的战场。能够将韩、赵两个兄弟之邦排挤出晋国的核心地区“河东之地”,吴起和他的魏武卒应该是出了很大力的。只是就象分家一样,谁继承了最大的权利,也就等于继承了最大的义务。对付那个与三晋地缘关系复杂的秦国,也自然是魏国的任务了。
其实从更深的层次来考虑的话,魏国的成功还是因为它的地缘潜力在三晋中是最大的。也正是因为它的潜力,所以才能吸引李悝、吴起这样的人才效命,反过来扩大自己的优势。对于战国时期的人才来说,他们所信奉的是“良禽择木而栖”的原则,绝大部分人才都更愿意“锦上添花”,谁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宽广的舞台,谁就更有机会得到这些人才。“雪中送炭”的当然也有,比如那些经常帮小国守城的“墨者”(结局就是被当作异类)。
对于这些急于施展抱负的人才来说,最需要做的,就是对各路诸侯们的地缘潜力做一个评估。如果这个国家的潜力够了的话,有没有“明君”并不会是问题,就像后来那位成功选择了秦国的大商人“吕不韦”一样。因此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基本因素,还是这个国家长期以来,所积累的地缘潜力。而一个国家或者族群,是否能够成功的完成原始积累,则需要牵扯到N多方面的因素了。
就我们所要分析的阶段而言,魏国为什么能在三晋当中脱颖而出并不是重点。因为从地缘的角度看,由临汾——运城两大临河(黄河)盆地为核心,所组成的“河东之地”,在经过最初的磨合之后,都会基本归于一家所有。而至于这个诸侯是魏是韩,还是赵,并不是最关键的。或者说,如果是赵人成为了河东之地的主人,那么魏武卒可能就会是“赵武卒”了;而如果魏人变成为赵人的角色,那么胡服骑射的重任就有可能由一位魏王来完成了。
日期:2010-11-0301:42:28
既然魏国成为了河东之地的主人,那么他与秦国之间的地缘关系,也就大致可以参照当年秦晋之间的关系了。因为在魏国继承了晋国的核心区后,秦国的地缘结构其实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除了渭河平原以外和那些羁縻管理的山地部落以外,秦人尚没有能够找到新的战略腹地。也就是说,如果让这个时候的魏、秦两国PK,很可能还是翻版当年“秦晋争霸”的局面。后来的历史(战国第一阶段)也的确如此。秦国除了无法突破崤函通道以外,还在魏国的进攻之下,丢失了洛水以东的“河西之地”。
相比于洛水,那段呈南北走向的黄河(时称“西河”),当然更适合成为秦、魏(晋)两国的地缘分割线了。也正因为此,尽管当初在秦国还在渭河平原的西头打天下时,晋国就已经占据了河西之地了,但这并不妨碍秦国人认定河西之地是他们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更何况从秦、魏两国的博弈关系来看,秦国也的确有理由认为魏国是入侵者。因为当年秦人通过几次深入河东的战役,已经从晋国手中拿回河西之地了。而魏国在强盛之后,又从秦人手中将其夺走了。这样看来,魏国不是入侵者,谁是入侵者。因此双方就河西之地的归属,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夺战。在这场战争中,洛水下游,渭河平原的东部当然会是主战场。
其实这部分渭河平原,在当时更应该叫做“渭洛平原”,因为这块相对平整的土地,是由这两条大河共同冲积而成的。更何况战国时期的“西河”,比现在的位置要靠西(一部分陕西省的土地,在山西境内,正所谓“三十年河东,古十年河西”),洛水当时不是经由渭水,而是独流入河的。
对于魏国来说,仅仅控制洛水——河水之间的这片三角状(河洛三角区)的平原地区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保证河西之地的战略安全。魏国最少还需要控制两块区域,一块就是洛水以南,直至渭水、秦岭(华山部分),的区域;另一部分则是陕北高原(特别是南部)。控制洛水——华山一线很好理解,因为这样做相当于封堵住了崤函通道的入口(与后世守潼关的道理是一样的)。尽管这个口子即使开了,有过“崤之战”经验教训的秦人,也未必敢孤军深入。但能够将防线突出渭河平原当然是更好的选择。在控制了河洛三角区之后,魏国人如果想再向南进一步的话,并不是件难事。而能够与河洛三角区以及其他魏国控制区无缝对接的地理优势,也让魏国在最初的战争中,取得了华山以北地区的控制权。
魏国的这种做法所造就的地缘后果就是,魏国在河西地区所修筑的长城不是由洛、渭两水,而是由秦岭北麓开始向北延伸的。
今天就写到这了,祝大家晚安!明天是宝宝生日,会上几张近照,以感谢大家的关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