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天意文学 > 地缘看世界 > 第375节
日期:2010-12-2408:13:35
  
  既然进军云贵,是楚人战略翻盘的唯一机会,那么我们就要来看看楚人是什么时候来实施这项战略的。应该说,如果楚人愿意的话,他们早在春秋之时就可以开展这项工作了。不幸的是,对于当时的楚国来说,对于四川盆地以及云贵高原并都有足够的兴趣。无论是出于占领的难度,还是地缘潜力来看,楚人都没有理由不选择向华北平原扩张。如果不是西线的庸、巴两国对楚国核心区的安全构成威胁,并且掌握了“盐”这项重要生活物资的话,上庸、巫郡、黔中地区直到战国后期,楚人可能都不会考虑去直接控制,更何况云贵高原了。
  
  让楚人真正觉得有必要开发云南高原的战略事件,是秦人对于四川盆地的渗透。而直接的起因,则是楚国在秦国和韩、魏的夹攻下,丧失了对南阳盆地的完全控制权。为了重新与秦国达成地缘均势,象大多数政治家一样,楚人也曾经幻想用政治手段来与秦人达成和解。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是,楚人又一次被忽悠了。那位曾经带领楚军在丹阳、蓝田与秦军决战的“楚怀王”,在武关与秦昭襄王谈判时,被秦人扣留了。从外交上来看,秦国的这种作法无疑是将自己置于不义之地,不过秦人既然已经决定与天下为敌,并且自觉有这样的实力了,做出这样的事情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只是,暂且不论秦国的这种做法对不对,实力终究是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那种在自身实力尚且处在半瓶子水阶段(甚至只有一个瓶底),就叫嚷着要打破一切国际规则,与整个世界为敌的想法,如果只是在网络之上YY一下,最多不过是博人一笑;但要是庙堂之上的人也犯了这种幼稚病,那对国家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最近也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试图以“人民”战争的形式(义和团),向整个西方开战大清帝国。
  
  不过和后来试图以行刺秦始皇,而索回燕国被占领土的“燕太子丹”一样,秦人也过于高估了政治领导人,对于地缘博弈的影响力。扣押了楚怀王的秦国,并没有如愿的获得楚国所割让的土地,四年以后(前296年),这位悲剧性的楚国客死于秦国。有着深厚文人气质的史家们,相信秦人没有达到目的,是由于“楚怀王”的坚贞不屈。但更接近历史真相的原因,却是楚怀王只是楚国的政治代表,他个人的生死,并不会影响楚国的实际利益,而如果用土地来交换了话,将势必会影响到楚国的地缘结构和整体利益。因此在楚怀王被扣期间,他的太子很多成为了新的楚王,秦楚之间的对角,依然要靠实力来解决。其实纵观历史,成功以领袖人物的生死,来解决国际争端的案例是非常少的,无论你是用绑架还是刺杀的方式。如果被威胁的一方,实力占优,那我们总能在历史中,马上看到一个比他更“英明”的领袖人物出现(也包括意外死亡的情况,比如那位短命的秦武王);而如果情况恰恰相反的话,那么往往他的继任者,会被怀疑个人能力不足,造成前者的生死决定了国家命运的假象。
  
  不管楚怀王这张牌有没有用处,秦国连横中原诸国,渗透入了南阳盆地却是事实。感觉到自己核心区岌岌可危的楚人,真正需要思考一下自己的战略对策了。并不十分清楚,到底是谁具体作出了西出云贵,侧击巴蜀的决定,但实际的执行者却还是有史可查的。这个人就是曾经导致楚国内乱,后来又被“招安”的庄硚。
  日期:2010-12-2520:43:25
  
  华夏文明开发云贵高原一般被认定为是始自“庄硚入滇”事件,不过却少有人关注这背后的战略意义。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就会觉得这样事情很可疑,在正面战场的形势如此危急之时,却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远征一块蛮夷之地,这其中必有深意。
  事实上中华文明对外扩张,大都是被动的。如果不是为了缓解正面的地缘核动力,这个地球上最为纯粹的农耕文明,是不愿意远离自己熟悉的土地的。就象后来的汉朝之所以向西域渗透,就是为了缓解匈奴从蒙古高原秘施加的压力。这次庄硚受命向云贵高原渗透,其战略意义也正是为了缓解秦国的正面压力。
  
  不过有了好的想法,也要有好的时机,如果正面战场正处在胶着状态,楚国是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作这种战略扩张的。幸运的是,无论是秦国还是其他诸侯国,都并没有把楚国当成共同的且唯一的敌人,他们之间的博弈仍在进行中。对于秦国来说,在对楚国取得压倒性优势后,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原了。而这个时候,被秦国夺取和河西之地,并在河东也快被挤压的无立身之地的魏国,已经不是秦国的主要目标了。现在从实力上来说,对秦国威胁最大的是山东半岛的齐国。在秦国和三晋、楚国打的不亦热乎时,齐国这个东方大国却并不没受到太大影响,除了自春秋时期以来就控制的核心区域以外,齐国在对鲁、莒两个地缘天敌的博弈中,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而现在,齐国在中原地区的两个传统对手魏(晋)、楚两国的地缘实力都受到了结构性的损失。如果齐国再不出来有所作为的话,就显得太没想法了。
  
  齐国究竟是怎么做的,我们在前面已经有过专门的章节描述过了。简单点说就是齐国把占据中原腹地半壁江山的“宋国”给灭了(前286年),随后便成了众矢之的,被燕国合纵其他诸侯打得半残(前284年)。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秦国的注意力也自然的集中在中原腹地了。秦人甚至在这轮博弈中,得到以以“陶邑”为中心,邗、济相交的那块飞地。而楚国也错着“救”齐之名,又一次的将势力范围渗透至了沂沭河谷(莒国本来就是楚国灭的,只不过后来被更占地缘优势的齐国夺了去)。
  
  尽管楚国在东线又一次扩张了土地,但在面对楚国最强大的对手秦国时,楚国的地缘劣势并没有得到改变,因此借着这次中原大乱,楚国开始着手在云南高原开辟第二战场。尽管从战略意图和战略时机的选择上来看,楚国的决策应该说还是正确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不管贵州高原作为一个地缘板块,是否适合楚人作为进攻四川盆地的基地,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楚人如果想从两湖平原进入云南高原,还是得从贵州高原经过。而此时的贵州高原,却并非是无主之地,在它之上已经有了一个蛮夷之国——夜郎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