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盆地的发育情况来看,处在丹水上游的晋城盆地北部地区,显然没有南部地区要好。条状分部在河流的两侧(包括丹水及其支流)的平原,在条状丘陵的分割下,呈现伞形结构。而这把“伞”的伞柄当然就是丹水河谷了。如果想为晋城盆地的北部找个地缘中心的话,那么大部分河谷所汇集的中心区域无疑是最合适的。而二千多年来,这个点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它的主人还是晋人时,它的名字叫作“泫氏”。而在后来的秦汉时期,它的名字则变更为“高平”,期间虽几经反复,但高平这个地缘标签还是笑到了现在。如果这个地缘中心,和整个地理单元,都是被称之为“高平市”了。
从地理分割的角度看,高平市所代表的晋城盆地北部地区,与泽州所代表的晋城盆地南部地区,是严格按照地理分割的标准来划分行政区域的。二者之间的行政分割点,就是在两个亚盆地地区的地理分割点上,这个分割点是一个丘陵,名叫“界牌岭”。如果秦人占据了高都邑之后,再想向北攻击的话,就必须从界牌岭两侧通过。而已经入驻高平地区的赵军,则需要在界牌岭两侧的隘口布防,以阻挡秦军的进攻。不过这个位于晋城盆地中部的,起到地缘分割的隘口------界牌岭隘,在中国的历史中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作用,以至于后世的许多研究者都忽视了它的存在。这也难怪,在进入帝国时代之后,这些曾经四分五裂,让先秦诸侯们争的头破血流的地理单元,都成为了中央之国核心区的一部分。除了那些与边缘地区相邻的战略要点,依然在发挥重要作用以外,这些位于核心区内部的通道节点,已经不太为人所重视了。在晋城盆地乃至整个上党高地,都没有太多机会露脸的情况下,这个位于盆地内部的小小隘口,更不容易引人关注了。只是如果我们要解读长平之战的话,这个地理分割点就必须予以关注了。
理解界牌岭的地缘分割作用,仅凭文字是不够的,好在大家可以从《长平之战第一阶段示意图》中得到太直观的印象。一图胜千言,相信看过以后,大家就能够理解它的战略意义了。目前,这个小丘陵也是高平、泽州两地的分割点。
日期:2011-01-2702:42:04
按照我们之前的分析,秦军攻击上党高地南部的路线有两条,一是从“南阳之地”向北入晋城盆地南部的“高都”地区,以攻占其地缘核心“高都”邑为完成第一阶段战术任务的标志。另一条攻击路线,则是由河东之地出发,向东攻占沁水河谷。而在沁水河谷之中,最具战略作用的,并非是南部处在河谷腹地区的“濩泽”邑(目前的阳城县城西北的泽城村),而是位置偏北的“端氏”邑(目前沁水县城东部的端氏镇)。
端氏邑我们在三家分晋的章节中已经提到过了,在韩、赵两国分完了晋国公室最后那点土地后,晋国的末代君主就曾经被迁移到这里,来供奉他的先祖。只不过这种“灭国不灭祀”的形式没走多久,晋国就“被”绝祀了。能够丢给末落公室的土地,通常都不会太好,也没有太多发展的空间。不过处在山地包围之中,沁水河畔的端氏,却是由河东进入晋城盆地的必经之路。而如果沿沁水纵向穿行于上党高地的话,端氏也是一个枢纽。也许正是有这种交通之便,三晋才会把故主安排在此。呆在这样一个四方交汇之处,你的一举一动都被穿行于此的新贵们看得一清二楚。
三晋把晋国的末代君主安排在端氏,固然是为了控制。但对于秦国而言,端氏这个点,只是他们进攻晋城盆地北部的跳板。如果秦军想由沁水河谷的端氏,进而占据晋城北部的丹水河谷的话,那么他们并不会为道路而发愁,因为在此经营日久的三晋,早以打通了这条山谷通道。问题是有路能走,并不代表你就一定能够走到终点。按照一般规律,当你从山谷之中走出时,通常不会太顺利。因为你的敌人很有可能已经在山中地区布置下了重兵,以依托有利地形来对你进行阻击。而就端氏目前所属的“沁水“(县)地区,与高平地区的行政分割线来看,是一条叫作“空仓岭”的,南北向的山岭。这条山岭,事实上也正是晋城盆地东北部的地理边界。无论是当年的秦人,还是现在的我们,想东入高平地区的话,空仓岭都是必经之路。而穿越这条山岭的山口,自然也曾经被军事家们视为重要的关隘。并不是十分清楚当时的三晋怎么称呼这个关口的,在后来的历史中,这个关口叫作“高平关”。
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秦军进入高平地区,或者说长平战区的两条战术通道了。一条由端氏邑出发,向东经由高平关攻入高平地区;二是经由界牌岭两侧,向北发动对高平的攻击。而当秦国准备这样做的时候,赵国的军队已经在廉颇的带领下,由邯郸经滏口陉、长治盆地,穿越长治、晋城两盆地的分水岭进入高平地区了。如果秦军的攻击速度再快一点的话,也许两线进攻的他们,能够抢在赵军之前,先行攻至丹水的西岸,与赵军形成隔岸对垒的态势(这样就相当于占据了一半高平地区)。但在韩国军队的节节抵抗下,赵国还是抢先一步控制了整体呈矩形状的高平地区,并在高平关、界牌岭隘两个可能的突破口处,布置下了第一道防线。
今天就先写到这了,祝大家晚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