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对客家有所了解的朋友可能会感到奇怪,既然石壁在客家形成的历史中具有如此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为什么最后的行政地位却如此之低(村、镇级)。即使在“客家四州”中,覆盖福建地区的“汀州”,其地缘中心也不是在石壁,以及它所属的“宁化”县,而是在现在的“长汀”县。其实这也很简单,因为源头和中心的地缘属性毕竟还是有区别的。就好像长江、黄河的源头地区,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区域,长江、黄河流域的地缘重心,却是在中下游地区一样。
就石壁盆地而言,以其本身所属的水系和地理条件而言,是没有太大扩张空间的。我们前面也说过了,在山体力度如此之大,土著文化存续时间如此之长的闽江流域,能够扩张到覆盖四县的程度,已是很不容易了。这很大程度得益于赣南这个人口储备库,在客家文化形成之初,能够通过石壁盆地这个武夷山脉的断口,源源不断的为之补充新鲜血液。
既然往闽江流域渗透没有太大发展,那么客家先民在人口饱和后,势必还要寻找下一个渗透方向。好在他们只要把视线稍微向南移一点,就会发现另一条体量不小,并且脱离闽江控制,独流入海的河流“汀江”。在闽西南这块,山体密度较低,下陷盆地形地形体量稍大的区域里,隶属汀江流域和闽江流域的区域,基本上是一半一半。而这些“比较”适合聚居和适合农业生产的区域,都已经被农业属性强烈,而又无法得到大块平原区的客家文化所覆盖了。其实观察赣、闽、粤交界处的核心核心区,我们会发现,这些区域都是些比上不足(与大体量平原区相比),比下有余(高密度山地区)的丘陵区。从整体上看,会给人以盆地相间的感觉。虽然这些下陷地区的腹地,还是形成很大体量的平原地区,但对于已经有技术在低缓丘陵上开发农业用地的华夏先民来说(如梯田技术的使用),已经有条件让他们依靠农业生产,在此繁衍生息了。只不过从单纯的生产力角度而言,这类地形的地理条件,一般也就是能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而大片的平原地区,才有余力储备,去发展更多样性的文化,以及直接成为地缘政治的主要博弈区。
既然汀江和闽江流域相比,在闽西南这块山地密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所占有的份额并没有优势,那么就需要有其他因素来决定其地缘地位了,而这个因素就是“区位”。在决定一个地点,是否成为地缘中心时,所在地的平原面积并不是被第一考虑的要素。在区位上有没有优势,能不能因此而辐射更多的地区才是最被考虑的因素。也正因为如此,在平原空间上,与川西平原中的城市相比,没有任何优势的重庆,才能够凭借多河交汇的地理优势,成为四川盆地中的又一个地缘中心。
汀江流域在闽西南的行政地位,也正是由于它有更好的辐射力。我们在闽越部分也分析过了,福建的河流,绝大多数都是自产自销,即发源于武夷山以东,然后在福建境内独流入海。其中只有闽西南的汀江是一个特例,这条同样发源于武夷山东麓的河流,最终并不是由某个福建沿海平原入海的,而是去滋润了潮汕平原,由潮汕地区入海的。只不过在它流入广东境内,并与发源于广东的另一条河流“梅江”汇合之后,以“韩江”这个名字,出现在了潮汕文化之中。
汀江这种游离于闽越板块之外的辐射力,在古典时期为其赢得了“州”一级的行政地位。其上游处的“长汀”,也由于在闽西南地区,据有承上起下,连接闽、汀流域的地缘作用,而成为整个闽西南的地缘中心,并成为狭义的“汀州”府。不过对于封闭(对内)而自自成体系的福建地区而言,闽西南这块文化上以有别于闽越文化之外的客家文化所覆盖,地理上又据有天然的向外辐射力的板块,始终是一个异类。对于异类的处理办法,在行政上永远是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让允许其自成体系,依照已经形成的地缘结构成立行政区;另一个就是分而治之,将之分块划入相邻的,更高一级的行政区中。在古典时期,帝国的统治者们还是基本按照前一种方式也做了,也因此而产生了管理闽西南八县的“汀州”这个地缘标签。而现在,闽西南这片客家文化区,则没有再保有一个地区级的行政区了。它北部隶属闽江流域的明溪、宁化(石壁所在县)、清流三县,被归入了以闽江上游水系为联系纽带的“三明市”;南部的整个汀江流域,加上其东面的连城县(连城所在盆地属于闽江流域),一起被归入了龙岩市。就龙岩市的地缘属性而言,则是属于九龙江水系的上游。而九龙江的下游,则是闽南这个地缘板块的核心城市漳州、厦门。
将汀江流域交由闽南属性的城市管理,这其中的地缘思维,其实是希望这个板块能够成为闽南地区的腹地。或者说还是希望把汀江这条天然有可能被广东地区辐射的河流,内部消化掉。至于这种划分是否合理,又是否在地缘文化上达到了和谐,还有待时间去证明。在我们目前所讨论的内容中,其后果就是“汀州”这个地缘标签,成为了客家四州中唯一一个过去式。而除去赣州之外的,与客家文化、汀州关系密切的梅、惠两州,在地缘矛盾更为尖锐的广东地区去了得以保留了下来。这也是我们下一节的分析方向。
附:福建政区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