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天意文学 > 地缘看世界 > 第576节
日期:2011-11-2701:55:43
  
  据说当年犹太人的先知——摩西在临终之前,曾经被上帝带到高山之上,把迦南之地全貌指给他看。目力所及之处,包括山、川、海、湖、沙漠、高原、草场、丘陵、雪峰、沼泽….等各种的地势特征皆映入眼帘。传说固然有演义成分在里面,但客观事实却的确如此。在这片长约250公里,宽不足百公里的区域里,所包含的地理变化之丰富,在这个星球上应该也是非常罕见的。结合东非大裂谷人类发源地的身份,迦南之地能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也就不足为怪了。就人类的发展而言,“世界”这个概念是在不断扩大的。现在的我们,已经可以把世界的范围,覆盖到整个星球表面了。而如果有一天,人类向外太空移民成功。我们的“世界”观就必须变得更加外延和立体了。要是到了那一天,我们的后代再解读地缘的话,估计就必须借助全息技术,以星际图作底图了。相反,时间越向前推移,人类所认识的“世界”也就越小。被条块分割在地球各个角落的族群,都会依据自己所处地区的地理结构,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世界。而迦南之地的优势则在于,它的范围之小,足以让文明之始的某个部族覆盖全境;其地理结构之复杂,又能够更快的从多角度激发出成熟文明来。也正是在这种地理背景之下,迦南之地成为了世界上宗教、族群博弈最为复杂的区域。
  
  既然说迦南之地内部结构足够多样,那么我们不妨将其展开,看看这个“微缩世界”到底奇特在哪里。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离不开水。各地区、民族也都有自己认定的“母亲河”。我们不妨来看看迦南之地的母亲河在哪里。根据我们昨天的分析,黑门山以南的“西亚裂谷”腹地,应该是最有机会出现一条“大河”的,放大地图后,我们很快便能找到这条中东名河——约旦河。在犹太人心目中,约旦河不仅是母亲河,更是一条“圣河”(为什么这时我会想到“恒河”)。至于约旦河的发源地——黑门山,希伯莱文的本意就是“圣山”。不过作为犹太人血缘上的近亲,现在迦南之地的竞争者——阿拉伯人,对黑门山的感情倒是没那么深,对于这个游牧文明属性的民族来说,更为干旱的阿拉伯半岛西侧的“赛拉特山脉”,才是自己文化的发源之地。因此阿拉伯人对黑门山的称呼是“老人山”,取其山顶有终年不化的积雪,有若白头翁之意。
  
  正常情况下,黑门山上的雪水在山下汇集成河之后,应该在峡谷之中接受来自两侧山地的支流补给,最终汇入大海。不过约旦河所处的这条峡谷,并非一般的峡谷,而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而裂谷地形带给约旦河的最大影响,就是它可以缩短近一半的路程,提前入“海”,这个海就是举世闻名的“死海”。
  就写这点了,祝大家周末愉快!
  日期:2011-11-2900:32:09
  
  死海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含盐量高,绝大部分生物都无法在水中生存,“死海”之名也正得自于此。不过这种高密度的特性,也为死海带来了另一个特质,即“死海不死”,意思就是说人到了里面,就会自然浮起来,怎么也淹不死。至于死海这超高的含盐量,则主要“得益”于环境太热(被沙漠地带包围的死海,周边的热度河想而知)。在死海的进水量始终无法明显高过蒸发量的情况下,约旦河水并无法通过死海之后,沿南面的阿拉伯谷地注入红海。在这种情况下,死海水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天空蒸发。问题在于水能够蒸发掉,但矿物质却只能留在湖底了。时间一长,死海的含盐量也就越来越高了。
  
  死海的高蒸发量,除了气候原因以外,也和这片洼地的体量有关。假如这个坑不是那么大,那么深。约旦河水并不会大范围在此“晒太阳”,而是象尼罗河那样快速通过沙漠地带,在正常耗损掉一部分水份之后,仍有余量走守剩下的路程到达海洋。不过光有高蒸发量,还不能造就“死海”。因为正常情况下,如果进水量一直小于蒸发量,那么这种咸水湖的命运最终都逃不脱变成干涸的盐咸地。而死海那的特别之处在于,当死海浓度,达到一般海水的8——10倍左右时,进水量和蒸发量就趋于平衡了(在20世纪之前,进水量还稍微高于蒸发量一点。也就是说,圣经时代的死海水面还要比现在低一些)。这个浓度一方面能够杀死绝大部分生物,使之得名“死海”;又能够让死海看起来还是“海水”,不至于变成浓稠的盐卤水(那样人下就成咸肉了),成就“死海不死”的美名。
  
  有“死海”这个只进不出的大坑在前面堵着,死海南面的“阿拉伯谷地”当然就无法得到约旦河的润泽了。相比于约旦河,能够终年得到黑门山上的雪水补给。阿拉伯谷地的淡水补给,就只能依靠两侧山地在雨季承接的雨水了(可惜降水又很少)。这样汇集而成的河流——杰卜河,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完全靠天吃饭的季节河了。需要注意的,整个西亚裂谷的地势,并非是北高南低,而是二头高,中间低。也就是说,阿拉伯河谷靠近死海的北端,是最低点。而靠近亚喀巴湾的南端,是最高点。在这种结构下,杰卜河虽然无限接近真正的海洋,但它的归宿仍然是北流入“死海”。
  
  既然死海本身由于含盐度过高,而成为生命的禁区,那么我们也就很难指望它能够象淡水湖那样,把周边地区润泽为鱼米之乡了。在阿拉伯半岛,如果没有足够的淡水资源支撑,沙漠化是不可避免了。所以死海四周,包括两侧山地面朝死海的坡面,沙漠化都非常严重(西侧比东侧更早沙漠化,原因后面会分析)。能够支撑死海沿岸地区经济的,除了旅游业以外,就是开发“海水”中丰富的矿物资源了。这样看来,从人类生存和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西亚裂谷南段的死海洼地、阿拉伯谷地都没有太大价值,那么死海以北有充足淡水补给的约旦河谷,应该是非常肥沃的土地,并且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在犹太人的圣经——旧约中,约旦河谷也的确被描绘为丰腴肥美的土地,并称之为“上帝的花园”。只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约旦河谷,情况却远没有那么乐观,现在的约旦河下游,已经变身成为了一条污水横流的小河沟了。要想了解这点,我们先来看看约旦河谷的内部结构。
  
  在约旦河从黑门山上奔流而下之后,死海并不是它掉入的唯一大坑。在注入死海之前,这条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河流,还经过了另一个大坑——加利利湖。这个面积和深度都低于死海的大坑(海拔负213米),并没有象死海那样阻挡住约旦河的南下之路,而是成为了调解约旦河水流的中继站,河水在蓄满湖盆之后,由南端河口溢出继续南下(专业叫法是“吞吐湖”)。狭义的“约旦河谷”,指的也就是加利利海——死海之间的河谷平原。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如果犹太人或者阿拉伯人愿意的话,加利利湖是一个很好的天然水库。用它来调解约旦河下游的水量,可以让约旦河谷的水资源利用更加合理,使其生态、农业环境较之古典时期更为进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