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天意文学 > 地缘看世界 > 第654节
日期:2012-04-1900:34:38
  
  刚才看到有朋友说,马龙派把叙利亚人请进来是“引狼入室”,其实倒也不能这么说。以黎巴嫩当时的乱局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大国军事介入的话,是稳定不下来的。而叙利亚军队进驻贝卡谷地,也的确给西北部数面受敌的基督教派稳定了局势,使他们有时间和空间恢复实力。
  事实上,马龙派是否主动邀请叙利亚进驻黎巴嫩并不是关键。这是因为双方那密切的地缘关系,使得叙利亚人在心理人,仍然认为黎巴嫩应该是叙利亚的一部分。即使暂时不能合并为一个国家,但在政治、军事上也应该为叙利亚所用。基于这个原因,叙利亚是非常希望把黎巴嫩变身成为附庸国的。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让巴勒斯坦武装进驻黎巴嫩南部,并激化黎巴嫩原有的矛盾,然后再以和事佬的身份进驻黎巴嫩,其实就是叙利亚的一个布局。
  
  从黎巴嫩的角度来说,虽然基于阿拉伯的民族大义,以及穆斯林的宗教感情,各阿拉伯国家都有义务接待这些失去祖国的巴勒斯坦人。但真正落实下去,大家能出多少力,还是要看这些巴勒斯坦人能够为自己带来多大好处的。象约旦最初肯慷慨的接受最多的巴勒斯坦人,以及允许巴解组织以自己的国土为基地活动,无非是因为哈希姆家庭视巴勒斯坦为自己的国土。而当这种期待被以色列的军力无情终止时,巴勒斯坦人自然就被无情抛弃了。
  
  尽管巴勒斯坦人在约旦已经成为了避这唯恐不及的烫手山芋,但对于那些渴望政治权力重新洗牌的黎巴嫩穆斯林教派,却是一块香饽饽。尤其是已经差不多占据黎巴嫩人口半壁江山的什叶派,以及人口中比例已经超越马龙派的逊尼派,是很愿意看到巴勒斯坦人过来帮助搅下局的。有了帮助巴勒斯坦人反抗以色列这杆超越国界的大旗,穆斯林教派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坐大自己的军事实力,并以此来争取更大的政治权力了。
  
  从地缘位置上来看,黎巴嫩南部的什叶派在与巴勒斯坦人的互动双赢合作中,是最有可能获益的。因为无论从位置还是地形来看,巴勒斯坦武装选择这一区域完成他们的复国梦想都是必然的。当然,作为穆斯林世界的主要派别,黎巴嫩三巨头之一的逊尼派穆斯林,也不会让什叶派独自抢过这杆政治大旗的。虽然逊尼派穆斯林的主要分布地,并没有直接和以色列接壤,很难直接通过帮助巴勒斯坦人反以,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但也不能说就完全没有机会。作为阿拉伯文明的主流教派,逊尼派穆斯林虽然没能把马龙派、德鲁兹派、什叶派这些异端,从黎巴嫩山区清除出去,但还是凭借政治优势,在黎巴嫩沿海控制了几个重要港口地区,作为逊尼派的据点。这其中又以北部沿海港口城市“的黎波里”最为重要,这座与利比亚那座古城同样名字的城市,也成为了黎巴嫩逊尼派提供给巴解组织的另一块根据地。
  
  虽然黎巴嫩内部的地缘政治史,从来都是以山区教派的博弈为主,但对于试图控制黎巴嫩的外部势力来说,黎巴嫩所拥有的海岸线才是最有价值的。那些古老的港口所有的交通地位,不仅成就了腓尼基文明,更成为了外来势力征服黎巴嫩的首要目标。对于巴解组织来说,选择在的黎波里建设一块飞地性质的根据地,不仅能够通过海路获得海外援助,更可以在黎南部山区的主基地遭遇以色列强力攻击时,为自己的核心政治层找到一块安全之地。在后来的历史中,巴解组织也的确把总部设在了的黎波里,直到1983年巴解总部和阿拉法特被迫离开为止。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巴勒斯坦人能够在黎巴嫩跑马圈地,是缘于他们和黎巴嫩本土的穆斯林教派,有互相利用的价值。而这种结合,也让黎巴嫩潜在的,因人口比例变化而产生的内部政治矛盾,有向宗教矛盾转移的趋势。只是矛盾的主体,随着叙利亚和以色列的强势介入,性质又发生了转变。混战成一团的黎巴嫩各教派,以及巴勒斯坦人最终会发现,大家争来打去的,其实都成为了叙、以两国博弈的棋子。他们的命运,根本不取决于自己。
  
  在叙利亚默许巴勒斯坦人搅乱黎巴嫩政局之时,以色列的介入就已经不可避免了。因为通过四次中东战争,对以色列安全最大的埃及、约旦、叙利亚三国,已经暂时不能对以色列构成安全威胁了。埃、约两国算是认清了形势,不愿意再做出头鸟对抗以色列,只求通过美国的调解,拿回自己的失地就可以了。而叙利亚则是因为戈兰高地之上,已经由联合国划出了缓冲区,暂时无法对以色列展示自己的军事存在(更重要的是,没有埃及的支持,无法发动全面战争)。真正对以色列安全构成威胁的,反倒是那些用不对称战争手段,不断袭扰以色列的巴勒斯坦武装。
  
  与那些“外国人”不同,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的地缘矛盾基本无解。因此即使其他国家不再出于民族大义战斗下去,他们当中抱有复国梦想的人也会一直战斗下去的。对于以色列来说,他们并不指望这些被赶出家园的巴勒斯坦人,能够接受现状,但他们起码不希望,这些巴勒斯坦人的武装,会对自己构成直接威胁。也就是说,如果巴勒斯坦武装,流亡到那些不与以色列接壤的阿拉国家,并只是在政治上维持强硬态度的话,以色列人大可置之不理,一笑了之。但如果这些巴勒斯坦武装,以以色列的邻国为基地,对以色列发动直接攻击的话,以色列就肯定要武力清剿了。
  
  在1978年以前,以色列对于盘据在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武装,还基本是采取空袭的打击方式,以期降低巴解组织对以色列的威胁。应该说,还没有发展到要直接军事入侵黎巴嫩的地步。因为如果那样做的话,就涉及到一个国家的主权,不仅可能引起阿拉伯国家的连锁反应,更可能引起西方国家的干涉。毕竟黎巴嫩的主权独立,是当年英法两国交易的结果。另一方面以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来说,尽管巴勒斯坦武装的袭扰,不时的让以色列人遭受一些小损失,但对以色列的国防安全并没有造成真正威胁。也就是说,象这种烈度的“战争”,空袭营地和小规模的特种作战其实就可以把问题控制在可控程度内。相反,以色列倒可以隔岸观火,看看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人是怎样内斗、消耗的。就象他们坐看约旦是怎样忍受不了巴解组织给自己带来的麻烦,最终赶走他们一样。不过这一切,随着叙利亚军队进入黎巴嫩而发现了改变。在叙利亚直接控制贝卡谷地,并成为巴勒斯坦武装的直接后盾后,以色列所面临对的就不再是不成气候的巴解组织,以及人畜无害的黎巴嫩政府了。换句话说,叙利亚以另一种形式,对以色列的战略安全作出了挑战。而面对这个死对头,之前那种小打小闹的越境打击,已经不足以保障以色列的安全了。由此,针对黎巴嫩的入侵计划也进入了准备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