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系划分来看,安多、康巴两区都是属于太平洋水系。其中黄河、长江两河最终是东向穿越东亚半岛注入太平洋,而怒江、澜沧两江则是南向穿越中南半岛注入太平洋的(在中南半岛,它们的名字也变成了“萨尔温江”和“湄公河”)。不过,当我们把视线西移到青藏高原南边缘地区,也就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时,河流的走向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了。在喜马拉雅山北麓收集淡水的河流,即没有被封堵在青藏高原内部,成为一条内流河;也没有“一江春水向东流”,最终注入太平洋。而是在喜马拉雅山东端,与念青唐古拉山东端接处,撕开了一个口子,转而向南进入南亚次大陆,并在与恒河合流之后汇入了印度洋。在中国境内时,这条河流被称之为“雅鲁藏布江”;至于印度人,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将之命名为“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三角洲地区的孟加拉人,也同样不愿意一个印度名。“贾木纳河”,是雅鲁藏布江最后的标签)。
一般情况下,一条河谷会从两侧山地同时收集淡水。就是说,喜马拉雅山脉北坡,并非是雅鲁藏布江唯一的集水区。喜马拉雅山的连续性有所不同,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北侧,山脉的接合并没有那么紧密。其东、西两段可以被分列为两条不同的山脉。即西段的冈底斯山脉,与东段的念青唐古拉山脉。相比之下,冈底斯山脉的走向要更加中规中矩些,看起来几乎与喜马拉雅山脉平行。而念青唐古拉山脉则更象是一个凸面朝上的弧形。一头与冈底斯山脉相接,另一端则与横断山脉平行,转而向南延伸。以至于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念青唐古拉山可以算是模横断山脉的一部分(或者说横断山脉西边缘的山脉,是念青唐古拉山的延伸)。
这个地理结构上的关系,并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方面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对地缘结构造成了影响。念青唐古拉山脉东端的这样一拐,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挡住了雅鲁藏布江继续东流的希望,使之不得不以一个超过90度转角,硬生生的折向南成为了一条注入印度洋的河流。不过这个惊天大逆转,对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雅鲁藏布江河谷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这极大的改变了雅鲁藏布江河谷的“风水”。
风水二字并非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解读中,只不过它们每一次都是以其字面本意的面目出现罢了。我们比较容易关注到的,是这个拐角对“水”方面的影响。毕竟这个拐角的角度和海拔落差都只能用“惊悚”二字来形容,加之雅鲁藏布江的集水区级别又足够高端(因此水量大)。相信大家很快就会意识到,这个被我们称之为“雅鲁藏布河大峡谷”转角,其中所蕴含的巨大水电资源。
如果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处在印度境内,开发它所蕴含的巨大水电资源,相信一定会被列入印度国家战略中去(鉴于印度的效率,是否在这个假设中已经开发成功,就很难说了)。然而为印度划出麦克马洪线的专家们,并没有能力深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找到真正的分水岭。所以今天真正能考虑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开发的国家是中国。然而对于中国来说,这同样只能存在于计划当中。因为无论是跨越喜马拉雅山分水岭去修建水坝,还是将来把电送回内地,看起来都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公路都只是在2010年才通)。有鉴于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暂时还是以“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名头(河谷最深处达到令人恐怖的6000米),为我们增加一些民族自豪感吧。
基于技术的发展以及政治方面的和解,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之水,也许有一天还是会成为影响西藏——南亚板块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不过在此之前的人类发展历史中,这个马蹄形峡谷就已经影响到喜马拉雅山两侧的地缘结构了。对于下游的影响,自然是以水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如果没有大峡谷送水,印度东北地区和孟拉所处的“恒河——贾木纳河三角洲”,肯定没有今天的人口承载量了。这样一看,肯定又有很多试图用青藏高原之水,救济西北、华北那些干旱土地的朋友愤愤不平了。凭什么让这些珍贵的水资源,白白便宜外国人?
其实这个世界是公平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在为下游送水的同时,也为中国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送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印度洋的“风”。印度洋季风可以顺着这个开口逆流而上,将水气送入雅鲁藏布江河谷。这种情况我们并不陌生,在上了节分析横断山脉河谷地带时,类似情况就已经发生过了。正是得到了印度洋水气的滋润,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才显得不那么干旱。其中游核心地带的降水能达到400——500毫米(日喀则——拉萨一线)。
按照15英寸等量雨线的理论来看,雅鲁藏布江流域的自然降水量,刚刚好让它有机会成为一片以农耕为主的土地。当然,要想开发农业,温度也很重要。但季风带的并不仅仅是降水,也有来自海洋的热量了。所以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带的无霜期也有100——120天左右。虽然这样无霜期,对于中央之国核心区的粮食作物来说,实在有些短。不过对于青稞这样只需要四个月就能成熟,且适应高原环境的作物来说也就刚好够了。
雅鲁藏布江河谷(中游)在各方面,都刚好够上农业开发门槛的条件,放在东亚半岛是根本没机会出头的。然而处在一片无人区或者仅能提供牧草的板块中间,这样的比较优势就十分明显了。能够养活上百万人口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也因其农业优势而具备了竞争青藏高原核心板块的资格。
然而农业优势并非是成为地缘核心的唯一要求,地缘位置的作用往往会更为重要。单纯以地形、气候来看,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北部,雅鲁藏布江河谷的最东端农业条件应该是最好的(也就是现在西藏林芝县所在的位置)。一方面这个位置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先接收到印度洋水气和热量的板块(所以降水量能达到600——800毫米,无霜期有180天);另一方面,念青唐古拉山脉向北弯曲的那个弧度,使得林芝一带的低地纵深要更多。加上整个河谷地带,越往东地势更低的因素(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低的地区,平均海拔3000米)。林芝在气候、环境上完全不象青藏高原的其它地区,而是让人有置身江南的感觉。也因此而得到了“西藏江南”的美誉。
单从这点来看,林芝的人口潜力应该是雅鲁藏布江河谷中最大的。只是这个板块在地缘位置上吃亏不少,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存在,使得林芝板块无法与相邻的文明高地——印度的交流(即使有通道交流,也不是真正的印度文明区)。相比之下,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中段,被冈底斯山脉东段、念青唐谷拉山脉西段所庇护的这段谷地,综合优势就要更明显了。
刚才我们也说了,这段河谷地带在各方面,都刚好达到农业开发的门槛。而勾连南北的地缘位置,才是让这一地区成为整个青藏高原地缘核心的根本因素所在。至于这一优势究竟是基于什么样的地理结构产生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内部,又可以再细分出什么样的亚板块来,我们明天再接着分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