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天意文学 > 地缘看世界 > 第902节
日期:2013-08-0900:31:57
  2013/8/8
  喀喇昆仑山口今天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为它的位置。从大的方面说,它位于中、印、巴三国相接点(如果锡亚琴冰川归属巴方的话);从小的方面说,它也是阿克赛钦地区与克什米尔地区相接的一个关键点。问题是,喀喇昆仑山口其实并不是因为处在这样一个特殊行政位置上,而凸显出重要性的。实际情况是,它特殊的地缘位置,造就了今天中、印、巴三方在这一区域的行政格局。它的存在,甚至直接影响了印巴克什米尔地区停火线的走向。
  
  按照我们之前的分析来看,包括锡亚琴冰川在内的喀喇昆仑山脉中段,曾经有多条商路可以贯穿其间。由于气候变化,这些主要为巴尔蒂斯坦人北上所用的通道,基本都被封闭了(不是说绝对不能通行,而是通行的风险太大,不足以承担贸易功能)。如果这时候的巴尔蒂斯坦人,还想向东走出一条通往西域之路的话,就只能在将至什约克河谷尽头时,向西从喀喇昆仑山口绕过喀喇昆仑山,进入克勒青——叶尔羌河流域了。
  
  对于已经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尔蒂斯坦人来说,除了商业上的理由以外,他们还有宗教上的理由希望打通与西域之间的通道。而对于那些身处塔里木盆地南沿绿洲上的穆斯林来说,经由喀喇昆仑山口——克什米尔——兴都库什山脉前往阿拉伯半岛朝圣,也是一种选择。
  在大部分时候,宗教只是利益扩张的副产品。尽管一定会有笃信宗教者,仅仅出于精神上的需求就把自己置险地。但在大部分时候,利益才是人类探险的原动力。基于此,喀喇昆仑山口所连接的也并不仅仅是两个穆斯林世界。事实上,在巴尔蒂斯坦人使用喀喇昆仑山口之前,那些支持佛教信仰的拉达克商人,就已经走通喀喇昆仑山口了。
  相比有些绕远的巴尔蒂斯坦人,处在喀喇昆仑山对应区域拉达克人更有理由使用喀喇昆仑山口(列城和喀喇昆仑山口几乎处在同一经度上)。当然,在如此复杂的山地条件下,任何几何层面的计算都是不现实的。从列城出发的拉达克人,如果想到达喀喇昆仑山口的话,还是不得不选沿拉楚河上溯一段。在拉达克山西端寻觅合适的谷地,穿越或者绕过拉达克山进入什约克上游河谷。
  在拉达克人绕过拉达克山北上的过程中,阿里高原三大重点板块的班公错湖会不可避免的暴露在他们面前。实际上我们前面也说了,班公错湖与印度河流域之间的分水岭仅仅只有六米高。如果这段分水岭被挖通的话(或者说以前班公错——印度河就是相通的),那么班公错湖之水并不是直接流出成为印度河干流的“拉楚河”,而是会成为什约克河的一个源头。
  
  鉴于拉达克人因为向北沟通的需要,可以将商路、势力自然渗透到今天的班公错西岸,今天的印度想从继承这种地缘关系,并因此想获得半个班公错也就不足为奇了(任何一个政治家,都会希望自己的主要交通线,有一块缓冲之地保护的)。
  如果说拉达克人在北上什约克河上游河谷时,还要头疼从什么山口穿越拉达克山的话。来自阿里高原的商旅想要进到喀喇昆仑山口的话,障碍就要小的多了。他们可以顺狮泉河而下,在行至拉达克山东端时不进入拉楚河谷,而是略微向西北方向偏移一下行程,就进入到了拉达克山北麓了。在同样与班公错湖擦身而过后,什约克上游河谷将引领着他们站到喇喇昆仑山口脚下。
  现在我们大致清楚了,围绕着拉达克山。山脉西侧的巴尔蒂斯坦、南侧的拉达克,以及东侧的阿里地区,都有通道对接“什约克上游河谷——喀喇昆仑山口”通道。这种交通格局,也使得这条三方共用通道,本身很有可能成为了一个争夺焦点。
  以英国人当时的技术优势,以及在克什米尔地区的经营来看,他们会更有机会有眼光,抢得什约克河——喀喇昆仑山口通道的控制权。对于远在北京的清帝国统治者来说,他们也很难有力量有技术,象英国人那样从地缘政治角度,去考察这片不毛之地的价值。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帝国对于这片土地的价值毫不关注。最起码那些重要商路上的节点,会引发帝国的关注。
  这也就是说,清帝国的政治家们,虽然不清楚喀喇昆仑山脉一带具体的地缘结构(他们也没这个兴趣),但对于象喀喇昆仑山口这样众人皆知的战略要点,并不会轻易放手。这就好像帝国可以丢掉伊犁那些没有驻扎过军政人员的土地,但俄国人想从外交途径劝说清帝国放弃那些帝国明确控制着的据点,却也是非常困难的。
  
  喀喇昆仑山口也是这种情况,基于它在新疆与“三个西藏”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中央之国的外交家、军事家们会很容易将它作为一个防御的重要节点,并竭尽全力将它保持在中央之国的版图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