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奇特拉尔河谷的存在,打通了一条不用经由印度河上游(相当于巴控克什米尔+拉达克地区),直接插入印度河中游低地(喀布尔河)的便捷通道。但就我们今天的分析方向来说,我们更关心的是它如何对接吉拉吉特河谷的问题。对于试图从贸易中谋利的商旅来说,吉尔吉特河谷本身也颇具吸引力。在张骞凿空西域的时代,吉尔吉特河谷已经承载了人口超过三万的“难兜国”。而在唐帝国与吐蕃博弈西域时,身处于此的小勃律人更是发挥过关键作用。
日期:2013-09-0422:27:08
对于试图走出青藏高原,向西域方向扩张的吐蕃人来说,控制吉尔吉特河谷和巴罗吉勒山口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尽管吐蕃人可以借助克勒青河谷,透过叶尔羌流域渗透西域,甚至横穿藏北高原腹地,插入塔里木盆地。只是这样的路线实在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了。即使吐蕃人算是最适应高原生活的部族,但沿路缺少补给的现状,以及随时而来的自然灾害,都使得他们不能把扩张西域的赌注,压在喀喇昆仑走廊和藏北高原身上。
如果要在西域和吐蕃之间,打通一条沿途都有聚落区补给的战略通道,串连拉达克——巴尔蒂斯坦——吉尔吉特地区,呈直线状态一路向西的“印度河——吉尔吉特河谷地”,将是最好的选择。在沿途占领克什米尔高原北部地区最核心的这条中轴线之后。吐蕃人透过巴罗吉勒山口进入帕米尔高原。接下来,瓦罕走廊与塔什库尔干裂谷带,这两条由帕米尔高原最为开阔的谷地,将引领着吐蕃人穿越东、西帕米尔高原进入塔里木盆地。
写到这里,相信大家心中也已经对当年吐蕃西扩的路线,以及高仙芝远征小勃律的线路有了答案了。不过在这条线路中,我们还漏了一个比巴罗吉勒山口更具知名度的地标——坦驹岭。事实上,提到那次伟大的远征,以及瓦罕走廊转入吉尔吉特的通道,坦驹岭的知名度要高的多。那么这条“岭”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答案已经隐藏在前面的内容了。我们在前面说过了,由于奇特拉尔河的介入,吉尔吉特河流域接入瓦罕走廊的主通道,势必要翻越两个山口。分割瓦罕河与奇特拉尔河的巴罗吉勒山口只是其中的一个。在它南侧,隔奇特拉尔河相望的地方,应该还有一个为奇特拉尔河、吉尔吉特河流域分水岭存在。而这条分水岭,应该就是坦驹岭的地望所在。
从字面上看,坦驹岭所指向的无疑应该是一条山岭。按照我们刚才的分析,即使没有文字标注,相信大家也能够在所附《帕米尔高原——克什米尔高原地缘关系图》中找到它的位置。而如果这个标签所指向的是一个山口的话,它今天的名字则叫作“达尔科特山口”(Darkotpass也译德尔果德山口)。
坦驹岭山口之所以比巴罗吉勒山口更加出名,根本原因在于它的海拔。人类就是这样,越是给他们造成困难的地方,就越是会让他们印象深刻。坦驹岭山口4700米的海拔,已经堪比喀喇昆仑山脉那些山口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坦驹岭山下的吉尔吉特河谷也处在这样的海拔线上。事实上,从坦驹岭下来之后,河谷海拔很快就会降至3000米以下。这意味着,在坦驹岭上饱受高寒之苦的旅行者,只要过了这个险要之地之后,就很快能在富庶的村镇中,享受到农耕生活所带来的舒适生活了(相对那些游牧之地)。
行文至此,克什米尔的地缘结构,以及与周边板块之间的地缘关系,算是基本解读清楚了。经由那些横亘在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之上的山口,通过瓦罕、塔什库尔干、克勒青这几条河谷走廊,大家也应该能够自行在塔里木盆地与克什米尔,乃至印度河平原之间,连线出一张交通网来了。应该说,这些交通线,都应该算是丝绸之路南线的组成部分。只不过,至于说具体使用哪条线路,就要根据具体需要,以及当时的地缘政治、地理环境来决定的了。所以丝绸之路,并不是大家在那些资料图中,所见的那么简单。希望这部分内容,能够帮助大家了解这片世界上地缘结构最为复杂的山地。
对于开通丝绸之路的汉帝国来说,今天印控克什米尔部分应该并不会受到帝国的关注,那些前往南亚探路的汉朝使者,新沙勒山口应该是他们所能够探访到的最东点(通过这个山口,可以打通乌秅国与难兜国之间的商路)。然而我们并不确定张骞本人是否亲身踏上过克什米尔的土地。毕竟如果他从吐火罗盆地起程的话,有多种选择穿越帕米尔高原。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不管他从哪条线路重新回到塔里木盆地,疏勒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南线国家,将会是它考察的重点。而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也将随着张骞的脚步,为这次西域之行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