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2
如果说从不儿罕山上对望的是大兴安岭,俯瞰的是东胡故地的话,那么从扎卢丘特山上西望的就是杭爱山,面对的则是整个色椤格河流域了。除了被汉帝国称之为“余吾水”的图拉河之外,扎卢丘特山之水,也流入了鄂尔浑河左岸的另两条支流:哈拉河、依鲁河。今天的蒙古人,之所以将不尔罕山视为圣山,很大程度是因为它是克鲁伦河、鄂嫩河两大高原东部河流的连接点。同样的理由,如果扎卢丘特山如果能够将色椤格河流域东部的河流,都串连起来的话,那么加上它的高度,以及与图拉河谷之间的距离,它的确是一个很好的,用来宣泄中国人“到此一游”心节的好去处。
当我们定位清楚狼居胥山的位置后,还有一个被霍去病同时祭祀,名气却没有那么大的山也浮出了水面,它就是“姑衍山”。在中央之国的文化中,“封”字总是和“禅”字相连,被称之为“封禅”。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是在做一件事,不过它们其实是两件事,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天、地了。简单点说,“封”所指的是祭天,禅指的是祭地。天、地总是要被一起祭祀的。说起来祭天的地方好像总是更为知名一些,就好像大家都会知道北京有皇家祭天的,那个圆型的“天坛”,却有很多不知道,还有个方形的“地坛”一样(合天圆地方之说)。
定位姑衍山对于解读霍去病此战的目的地,也有很重要的帮助,因为在同一地区祭祀天地的地方,并不会太远。与祭天要选择最高的山峰不同,祭地的地方并不需要太高。山脉之前的丘陵即可,为的是更加接地气。环顾图拉河谷周边,无论从风水还是地缘角度看,最有可能成为霍去病祭地场所的,就是乌兰巴托之南,与之隔河相对的博格达汗山了。
从地理位置上看,博格达汗山本身就是一个环境分割点。往山的北边看,自图拉河谷而起的漠北草原,以依附于肯特山的大片树林,会为让我们感觉到这是一片有生命力的土地,而当你再把目光转向南方的时候,你会发现映入眼帘的,就是茫茫戈壁了。这种青黄相接的景象,无疑会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增添博格达汗山的神秘感。在今天蒙古人的心目中,博格达汗山也是地位仅次于不儿罕山的圣山。
在二千多年前,博格达汗山北连草原,南接戈壁的存在,势必也会吸引攻击至此的汉军的注意。如果霍去病想选择一个即“接地气”,又符合祭地要求的山丘,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今天的我们,可以将《汉.漠北之战示意图》中所标示出来的这些地标印在脑海中,将思绪接回到两千年前,想象一下春风得意的霍去病,在汉军及归降匈奴人的簇拥下,登上肯特山脉的最高峰“狼居胥山”祭天。然后再南行至姑衍山祭地,将匈奴人视为天然屏障的大漠戈壁尽收眼底时的心情。
“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是汉武帝在此役之后,赐封霍去病的昭书中,对这一地缘大事件所做的记录。说到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瀚海”二字了。由于贝加尔湖在蒙古高原太具有象征意义的,很多人希望霍去病攻击至此。因此瀚海也就被很多人联想为“贝加尔湖”了。但事实上,瀚海所指的是蒙古戈壁。结合我们刚才所做的地缘定位,大家应该也应该清楚了。单从地缘角度看,汉军也没有必要攻击至贝加尔湖的(并且肯特山也不与贝加尔湖相连)。
当霍去病攻击至图拉河谷,并以在狼居胥山、姑衍山上举行封禅大典时,漠北之战也相当于画上句号了。当然,让卫青和霍去病在肯特山与杭爱山之间的草原上会师,也许会更具有象征意义。要是卫青不是过于谨慎,在完成了对赵信城的扫荡之后,马上就撤军的话。霍去病应当是很愿意,在他的舅舅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战果的。不过即使没有完全这样的会师,东西两路汉军,同时攻入单于所设庭的两大河谷(哈拉河林河、图拉河),也足以让匈奴人元气大伤,并视为奇耻大辱了。
卫青的攻击线路,在之前的内容中已经解读清楚了。现在,在标定了霍去病部的攻击终点,是在图拉河谷而不是贝加尔湖后,我们需要了解东路军是怎么攻击至此的。事实上与西路军一样,东路在单于庭的所在地,应该也没有遇到太多敌人,他们的决定地点,就是在色楞格河流域之外。
阴差阳错的成为霍去病部攻击对象的,是匈奴左贤王部。当匈奴单于本部集结于燕然山麓,准备与右贤王部的精兵,一起阻击卫青时,整个匈奴中东部的安全,就全部由左翼部落负责了。至于此时匈奴左翼主力集结在哪一区域,又是在哪与汉军展开决战的,我们明天再接着解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