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天意文学 > 地缘看世界 > 第1084节
日期:2014-07-2800:41:22
  2014/7/27
  我们一直在说,地中海的地理结构决定了它沿岸地区的地缘结构也呈现松散状态,要想把这些各自独立、相互依存度低(大都拥有自己的海洋通道)的板块整合在一起,充分尊重地方和个体权力的“民主”体制,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而这种体系对于激发内部活力,以及创新是有很大帮助的。然而任何一种体系都有利弊两面,这种重点在于维持彼此间平衡的体系,在战时就会显现出它的弊端了。因为你的对手不会给你时间,去低效率的决定一件事情。虽然这个决定出台的过程,可以最大程度的让内部人员感受到公平。
  
  作为地中海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帝国(这时还是共和国),罗马的成功以及对后世欧洲文明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我们并不能简单用海洋还是大陆文明,来概括罗马的特点。农本的基础,加上海洋文明的大环境,是罗马最终在与希腊人、腓尼基人、埃及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基础。而善于将两种优势融合在一起,则是罗马成功的直接原因。具体到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调整,我们可以马上就可以看到,在汉尼拔直接威胁到罗马城的安危后,共和国终于开始暂时放弃他们从海洋文明中所学习到的“民主”体制,开始转向权力集中的独裁体制了。任期为半年的“独裁官”,成为了罗马的战时最高统治者(正常是选举两名任期一年的“执政官”)
  
  罗马在公元前217年所选举出的这位独裁官,名字叫做“费边”。在这里提出他名字,并非是让大家本来有些吃力的大脑,又费力记住一个我们不熟悉的外国人名,而是因为他在应对汉尼拔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基于地缘战略层面考虑而形成的战术——费边战术。考虑到对手是客地作战,费边要求罗马军队尽量避免与迦太基人正面决战,而是利用熟悉地理、地缘结构的优势,采取迂回、袭扰的战术(尤其是袭扰对手补给线),同时辅以坚壁清野,以使消耗对手的实力的耐心。
  
  费边所开创的这种带有拼战略消耗性质的战术,对于西方后世战争影响巨大。在东方战场中,类似的战术也同样多有运用。比如在第二次战争中,无论是重庆方面所提出的“以空间换时间”理论,还是延安方面“论持久战”的总结,都有与费边战术的本质一致。只是华夏文明有足够的历史经验,来总结出正确的战略战术,并不需要从布匿战争中去学习罢了。
  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层面来看,费边战术都是罗马应对汉尼拔进攻的最好办法。然而这一方式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需要在时间和资源上付出巨大代价。一方面你需要用很长时间,才能把对手消耗到失败的边缘;另一方面消耗对手的同时,自己也需要承担巨大的损失。时间拖的越长,损失也就越大。这种情况,尤其对于那些掌握大量土地的统治阶层来说,尤其不能忍受。因此在费边执政期结束后,罗马再一次改变了自己的战略战术,试图以一场规模空前的决战,来结束整场战术。
  
  即使罗马最终抛弃了费边战术,也并不代表费边的这次尝试无益于接下来的战事。在汉尼拔疲于与费边在亚平宁山区捉迷藏的时候,罗马再一次显示出了它惊人的动员能力。到公元前216年8月2日战役开始时,罗马已经集结起了一支总人数达到8万7千人(其中骑兵7000)之多的军队,汉尼拔方面的兵力,则是4万步兵加一万骑兵。
  相信大家都已经在附图中注意到了意大利这只“靴子”后面,有一个覆盖山地的凸起——加加诺半岛,半岛东南部的沿海平原,就是我们之前交待过的“普利亚平原”。罗马最终选定的决战地点就在加加诺半岛东南部的“奥凡托河”右岸的“坎尼”,这场会战也因此被称之为“坎尼会战”。罗马人之所以选定这个地点,战术层面主要是因为在之前的战役中,迦太基人出色的山地作战能力,给罗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人数上拥有巨大优势,并且做足准备时,罗马人认为平原战场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大的胜算。至于汉尼拔在坎尼停留的直接原因,则是因为坎尼城及普利亚平原是意大利重要的粮食产区(坎尼城内还有罗马的储粮仓库),“以战养战”的迦太基军队,在攻占坎尼后获取了足够的给养。
  
  当然,如果一定要与迦太基人在平原决战的话,罗马有很多地方可供选择,一座城市的得失并不会是决定性因素。选择坎尼做为决战地点,更大的原因是战略层面的原因。在之前的内容中,我们已经对意大利半岛的地缘结构做了一个解构,也对各主要族群所分布的板块有所了解。现在,从北向南推进的迦太基人,已经成功的让波河平原的凯尔特人加入了自己的阵营,让台伯河以北的伊特鲁比亚人倾向于骑墙状态。如果再想进一步孤立罗马和他的拉丁系盟友,迦太基人下一步应该再争取什么人呢?很显然,那就是占据整个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希腊人了。
  
  从位置及被罗马吞并的时间来看,迦太基人拉拢希腊人加入自己阵营的可能性,要比伊特鲁比亚人更大。当然,之前迦太基人和希腊人曾经在西地中海博弈了几百年,这让人不禁怀疑希腊人愿不愿意与之结盟。然而"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虽然是十九世界由英国人提出来的,但就这一原则来说,却早已是国际政治中不变的真理。因此当汉尼拔表明自己的目的,并非从罗马手中争夺大希腊地区的统治权,而是“帮助”他们重获独立的话,希腊人自然也会将之当成一次机会。前提是,迦太基人要在战场上给这些选择者以信心(这些“相关第三方”只会选择强者)。
  
  观察坎尼的位置,我们会发现它正处于大希腊地区的北部。如果罗马人不能在奥凡托河畔阻止迦太基人南下的话,那么汉尼拔的军队即可顺普利亚平原南下,前往联络希腊人在意大利半岛的中心城市——他林敦。也可再次翻越亚平宁山脉,进入拉丁人与希腊人城邦犬牙交错的“坎帕尼亚”地区(也就是“那不勒斯”所在地)。不管汉尼拔选择哪个方向,都势必引发希腊人的骚动,并且让部分希腊人城邦重新考虑与罗马人之间的关系。
  
  关于“坎尼会战”的过程,喜欢军事的朋友可以找到很多资料。在这里我们只能说,罗马人现在还没有交够学费,以破解巴卡家族花费30年时间所打造出来的,多兵种配合的迦太基陆军体系(自哈米尔卡公元前247年指挥西西里战事算起),尤其是对迦太基人轻、重骑兵配合的战术,以步战为主的罗马人,完全还找不到应对的方法。
  最终坎尼会战罗马交出的学费是空前的,6——7万罗马士兵(甚至包括一名执政官和八十名元老院贵族)被杀或者被俘。连同之前几场战役的损失,罗马仅在军队层面的人力损失,就已经高达12万了。以第一次布匿战争时的经验来看,要是迦太基人遭受如此重大的损失,迦太基城中的政治家势必已经准备求和了;然而同样参看第一次布匿战争时,罗马海军的反复重建工作,罗马这一次主的被彻底打跨了吗?情况当然不是这样了。因为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罗马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