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天意文学 > 地缘看世界 > 第1228节
日期:2015-07-2518:02:36
  2015-07-25
  [穆斯林世界的前世今生5波斯王朝的复兴]
  集权还是分权,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的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并不能简单用对或者错来评判。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一个庞大帝国建立中央集权体系,是非常的困难的。对于试图依照波斯模式,建立中央集权体系的阿拉伯帝国,情况也是如此。进入公元9世纪后,巴格达的哈里发所能直接控制的区域,逐渐向美索不达米亚萎缩。那些派驻马格里布、埃及、波斯等地的总督,开始建立自己的权力世袭体系,并实质上形成一个个名义上尊哈里发为最高领袖的独立王国(中央集权的一大标志,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应由中央政府定期更换)。
  
  就阿拉伯文明扩张的问题,需要划分为两个层面来看:一是宗教传播;二是民族融合。就这两点来看,阿拉伯文明在伊朗高原以西,干热、低平的热带沙漠地区的扩张,显然是十分成功的。不过是曾经拥有高度文明的埃及,还是似阿拉伯人那样出身游牧的柏柏尔人,最终都没能阻挡阿拉伯化的大势。然而在文明记忆、地理结构方面有着综合优势的伊朗高原,阿拉伯人的同化工作就没有那么乐观了。在阿拔斯王国陷入内部分裂之后,波斯裔的政治家,首先在包含呼罗萨、阿姆河流域的“大呼罗珊”地区获得了独立管理权,并先后建立了塔希尔(820——873年)、萨曼(874——999年)两代波斯属性的王朝。同时控制:米底(以哈马丹为中心)、波斯(以色拉子为中心,大致为今伊朗法尔斯省)、帕提亚(呼罗珊)三个核心板块,是伊朗高原能否诞出强大政权的重要标志。在过往的历史中,从米底王国、波斯帝国、安息帝国,到被阿拉伯人所灭的萨珊波斯,莫不如此。
  
  不过在上述王朝虽然帮助波斯人一定程度实现了国族复兴,但却并没有完成伊朗高原的统一。由于呼罗珊地区面向中亚的地缘特点,它们更多是把注意力放在东、北两个方向。而在伊朗高原内部,如果想重新觊觎美索不达米亚,必须要控制的是米底、波斯两个板块。在呼罗珊地区建立波斯人政权后一个多世纪,一支生活于伊朗高原西北边缘(里海之南)的波斯系部落——德木莱人得以崛起,很快了夺取米底、波斯板块的控制权,并顺势入主巴格达,将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彻底架空。这些来自山地,在萨珊波斯时期就以骁勇善战著称的山民,所建立的王朝被称之为“白益王朝”(932——1055年)。
  
  抛开黑衣大食这层外皮我们会看到,在公元10世纪中叶之后,波斯人在政治上已经得到了复兴。只不过,这种复兴是以萨曼——白益两大王朝分立的局面而做到的。从政治和板块控制的角度看,白益王朝应该是最有机会重建波斯帝国的。事实上,这也正是白益王朝的统治者想做的,他们甚至沿用了萨珊波斯帝国“万王之王”的称号来为自己加冕。不过这个出身略显边缘的王朝,接下来并没有体现出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特征,大多数时候领地内的三大板块(米底、波斯、美索不达米亚)被分别由三个君主所统治。
  
  当然,即使最终波斯帝国得以复兴,重建后的波斯文明也已深深的打上了阿拉伯人的烙印。这一点,在白益、萨曼两大王朝分治伊朗高原时期,就已经得到了显现。前者将什叶派立为国教;后者则把自己打造为一个逊尼派王朝。今天经历过重重磨难,准备实现民族复兴的波斯人,之所以致力于将什叶派与波斯两个标签联系在一起,也是在无法摆脱阿拉伯文明影响下,为维持民族独立意识,所做出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历史选择了什叶派,作为阿拉伯人的主流信仰,那么伊朗高原就将是逊尼派的大本营了。
  
  从地缘融合的角度来看,做到意识形态的统一,比完成民族融合要容易的多。与一般的“地缘政治”研究不同的是,这个贴子所做的“地缘”研究维度要更为丰富。会更为关注行政变迁背后的地缘融合问题上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搞清楚,为什么以中华文明能够一直屹立东方而不倒,而有的民族虽然建立过庞大的帝国,但却只能在历史中充当一次暴发户(比如很多北亚游牧民族)。
  虽然我们花了不少时间,在这些绕不开的政治、宗教问题上,但最终还是要把重心放在民族博弈的问题上来。假定伊朗高原就是世界的边缘,波斯人还是很有机会压倒阿拉伯人,重新成为美索不达米亚的主人的。问题是,伊朗高原并不是一块边缘之地。当波斯人在为自己从内部架空阿拉伯帝国而得意时,源自中亚草原,并且伊斯兰化的部分突厥人,也开始了向西亚方向扩张之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