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眉男子2015-08-1212:50:17
楼主昨晚发的怎么不见了?
2015-08-11
[穆斯林世界的前世今生塞尔柱人的西征与“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建立]
一直以来,亚美尼亚王国都是欧洲(将小亚细亚视为欧洲的话)与亚洲的缓冲之地,这个古老的王国一直在面临一个选择:东方还是西方。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无论从文明和宗教的角度,亚美尼亚人都不会选择穆斯林和塞尔柱人。为此当塞尔柱人大军压境时,同为基督教世界一员的拜占庭人,成为了亚美尼亚王国的救命稻草。然而拜占庭人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却是将亚美尼亚人变成帝国的一个行省(公元1045年)。
尽管一直处于拜占庭的保护之下,但并不代表亚美尼亚人想变成拜占庭人。要知道,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立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公元301年),亚美尼亚人可不认为他们和那些欧洲日耳曼、斯拉夫国家一样,是从旧罗马体系中接受的文明曙光。今天耶路撒冷旧城,除了犹太区、伊斯兰教区、基督教区以外,还有亚美尼亚区。所谓“欲亡其国,先亡其史”,民族记忆能否不被异族文化所融合,很大程度取决于你有没有值得炫耀的历史。事实上,亚美尼亚人之于基督教世界、犹太人之于整个“一神教”体系的优越感,是这两支中东古老民族,能够历经千年风雨而存的根本原因。
在亚美尼亚的历史中,这并不是第一次变成“罗马”的一部分了。亚美尼亚人相信,只要有合适的时机,他们还是可以在这片高原上复国的。不过这一次的情况却着实有些不妙,因为塞尔柱人很快便从拜占庭手中夺取了亚美尼亚(公元1071年)。当然,与20世纪初另一支突厥人的手段相比(亚美尼亚大屠杀),亚美尼亚人还不至于遭遇灭族或者强制转变宗教信仰的风险。只要愿意承受有别于穆斯林的高额税收,亚美尼亚人就可以保持他们的信仰。
很多时候穆斯林的君主们,其实是愿意看到自己境内,一定程度的存有这样倔强的异类(贡献更多财政收入),前提是他们不会强大到威胁自身安全。这种基于经济考虑而作出的决定,也被理解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宽容”。反观今天的穆斯林之所以容易被贴上“极端”的标签,则与整个伊斯兰世界在工业时代的边缘化有关。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不再拥有安全感时,心理就会容易变得敏感和脆弱。
夺取亚美尼亚,意味着塞尔柱人打开了通往小亚细亚的门户。对于希腊化的拜占庭来说,最大的地缘风险在于:突厥人比他们更适应安纳托利亚高原。在希腊部分我们就已经对小亚细亚的地缘结构做过分析了。从地缘角度来看,“希腊”之于小亚细亚的优势在于沿海低地,而气候干旱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优势区。问题在于,当游牧民族能够控制安纳托利亚高原时,那些被俯视的沿海低地也将不再有安全感。也正因为如此,亚美尼亚的缓冲作用才变得尤为重要。
如潮水般涌入的中亚游牧者,很快就基本控制了整个小亚细亚半岛。尽管头上还顶着个黑衣大食的招牌,但从政治和领土范围来看,我们已经完全可以把11世纪末的塞尔柱王朝,称之为“塞尔柱帝国”了。不过如所谓的“阿拉伯帝国”、法兰克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所遇到的问题一样,突厥人在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上也遇到了困难。当军事扩张到一定极限后,各自为政的分封制,几乎成为了帝国扩张到瓶颈时的必然选择。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便是此意。
在塞尔柱帝国内部裂土封王过程中,分得小亚细亚部分的是“罗姆苏丹国”。很显然,如果不能从罗姆苏丹国或者说塞尔柱人手中夺回小亚细亚,拜占庭帝国的君主就算还自称为罗马皇帝,其实质上也只是一个“希腊”国王了。在突厥人已经站到爱琴海东岸的情况下,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显得危急。君士坦丁堡的皇帝急需一股强大的外援,帮助他们重回小亚细亚。很显然,这个战略任务将属于西欧的天主教徒。
相比东正教徒在东方的囧境,西地中海的局面,却在朝着有利于天主教世界的方向发展。白衣大食在西班牙的崩溃;诺曼人在西西里、比萨/热那亚对撒丁/科西嘉岛的征服,以及威尼斯在亚得里亚海的做大,不仅让天主教世界扭转了几个世纪以来,与穆斯林博弈的被动局面,更培养出了强大的海军。这使得罗马教廷和狂热的天主教徒们,开始有信心把视线投向富庶的东方。当然,正如我们解读穆斯林世界之前所说的那样,天主教徒们能不能去东方,还要看东正教世界的态度。当11世纪行将成为历史时,机会终于来了。
翘首等待十字军东征的,并不仅有拜占庭人,还有被拜占庭人和塞尔柱人挤压成炮灰的亚美尼亚人。因为在灭国后不久,不甘被穆斯林所统治的部分亚美尼亚人,找到了一片新的土地重建亚美尼亚王国。这片土地就是位于小亚细亚东南角、地中海西北角的“奇里乞亚”(西里西亚)。重建后的亚美尼亚王国,也因此被称之为“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公元1080年)。
亚美尼亚人实际上是被拜占庭人主动“请”进奇里乞亚的。作为几大板块相接之地的枢纽之地,奇里乞亚也曾经被穆斯林所征服过。拜占庭在夺回这块战略要地之后(公元965年),开始有意识的从邻近的亚美尼亚、叙利亚地区吸引基督徒(同时驱逐穆斯林),以消除这一地区的伊斯兰痕迹。拜占庭及塞尔柱人对亚美尼亚的吞并、征服之后,大量亚美尼亚难民开始迁入奇里乞亚(尤其是利益损失最大的贵族阶层),并很快在人口上占据了优势。
君士坦丁堡当然是很乐见亚美尼亚人,帮助帝国镇守住奇里乞亚这块战略要地了,至于复国这个问题,却不是拜占庭人所希望看到的。问题不在于亚美尼亚人有没有资格要求独立,而在于奇里乞亚的位置太过敏感。亚美尼亚人之所以一直欧亚之间充当缓冲者的角色,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片不那么有占领价值的高原上。然而没有人会愿意一直做这样悲剧性的角色,亚美尼亚人也一直有想法充当第三股势力。从地缘位置上看,他们扩张的首选之地就是乞里乞亚和叙利亚地区。公元前1世纪,亚美尼亚人就曾经借着塞琉古王朝崩溃之际,一度完成这个愿景。只不过正在向帝国阶段的转型的罗马,很快便终结了这一切。
虽然拜占庭帝国并不愿意看到奇里乞亚成为“新亚美尼亚”,但事情的主动权很快便不不掌握在君士旦丁堡手中了。塞尔柱人对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征服,让奇里乞亚成为了一块孤悬东地中海的“飞地”。尽管凭借海上优势,拜占庭人还能在奇里乞亚控制几个沿海据点,但这片土地的主导权,已经不可避免的被亚美尼亚人所获得了。
一方面,亚美尼亚人与拜占庭帝国有着灭国之恨;另一方面,又与穆斯林国家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就是在这样孤立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建成。很显然,如果没有强力外援的话,没有人会看好这个新国家的命运。至于十字军的到来之后,亚美尼亚人的命运发生了哪些改变,后面的内容将逐渐揭晓答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