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7
【蒙古西征20马穆鲁克骑兵的崛起】
蒙古人对叙利亚阿尤布王朝征服,不仅让埃及新生的马穆鲁克王朝压力陡增,更让沿海的三个十字军国家惴惴不安。很多人认为,蒙古人随后的失败,与他们和十字军交恶有关。事实上在蒙古人的既定战略中,十字军和亚美尼亚人一样,都是结盟的对象。然而与试图依靠蒙古人收复失地的亚美尼亚人不同,十字军骑士们并不认为,蒙古人会比穆斯林更值得信任。在蒙古人攻取叙利亚的过程中,甚至有来自黎巴嫩的十字军骑士,主动袭击了蒙古人。这当然极大的触怒了这些征服者,并召来了他们的惩罚(攻陷并洗劫了十字军城市西顿)。
十字军的担心并非是多余的,在西亚160年的经历,使得他们早已洞悉了穆斯林世界内部的诸多矛盾,并且善于利用这些矛盾维持自己的存在。相比之下,这些天主教徒对来自遥远东方的蒙古人,则缺乏这方面的了解。二十年前这些游牧者在欧洲的征伐,显露出蒙古人并没有天然跟基督教世界更有亲近感。更为重要的是,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只有大叙利亚地区和埃及分属两个政权,对十字军国家才是最有利的。
上述担忧可以从圣战开启后,耶路撒冷的数次易手历史中得到验证。公元1199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能够成功夺取耶路撒冷,是受益于埃及的“绿衣大食”(法蒂玛王朝)与架空“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的塞尔柱王朝之争。后者在十字军启程之前陷入的内部分裂,不仅让耶路撒冷再次易手给法蒂玛王朝(公元1198年),更让十字军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巴勒斯坦的行动变得异常的顺利。
88年后(公元1187年),统一埃及、叙利亚,建立阿尤布王朝的萨拉丁,代表穆斯林世界夺回了耶路撒冷。而在阿尤布王朝陷入叙利亚、埃及两支相争的内乱时,德国人(腓特烈二世)又借机兵不血刃的拿到了耶路撒冷(公元1229年)。尽管十几年后,埃及阿尤布王朝在马穆鲁克和花剌子模人的帮助下,再次夺取耶路撒冷,马穆鲁克甚至还僭越成为埃及之主,但十字军们已经非常清楚,唯有居间维持埃及和叙利亚的分裂局面,他们才有可能重返圣地。任何一个强大的足以统一二地的力量,都将威胁到这一目标。为此,骑士们才会在阿尤布王朝行将就木之时,出手帮助曾经的对手。
尽管与十字军的交恶,为蒙古帝国的西亚征战埋下了隐忧,但就蒙古人本身来说,并不认为这是个大问题。数十年来纵横欧亚的胜绩,让世人都产生了蒙古人不可战胜的心理。就这次西征来说,抵抗者基本都只能据城负隅顽抗,而少有人敢于正面与蒙古军进行野战。这也使得战场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蒙古人手中。在旭烈兀率主力回师波斯之时,甚至自负到只为叙利亚战场留下了两个万人队扩大战果(怯的不花统军)。配合这支蒙古军队行动的,也只是两千亚美尼亚重骑兵,以及数千归降的阿尤布王朝军队。
并不确定旭烈兀有没有给留在叙利亚的蒙古驻军,下达向埃及进军的命令。不过正在势头上的怯的不花,的确开始南下向巴勒斯坦方向进军。从个人角度来说,基于其基督徒的身份,在离耶路撒冷如此之近,希望乘胜一举拿下耶路撒冷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这的确是一个既定的战略决定,那么将第一阶段的战事终点设定在耶路撒冷,也能够为下一步主力远征埃及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到这点,最起码有机会让周边的十字军骑士们,投鼠忌器的保持中立态度。
不过将战火从叙利亚烧到巴勒斯坦,势必会将刚刚崛起的马穆鲁克王朝卷进来。这些不再为阿尤布王朝打工,而是开始为自己而战的奴隶军人,出人意料的选择了正面阻击的战术。为了快速北上,从埃及出发的1.2万(也有认为是2万的)马穆鲁克骑兵在穿越西奈半岛后,直接从十字军控制的加沙地区(非利士平原)借道,穿特拉维夫以北的沙仑平原进入巴勒斯坦北部。显然,在蒙古人的压力之下,盘据巴勒斯坦沿海低地的十字军,已经与马穆鲁克结成了事实的同盟了(甚至还为对方提供补给)。
与此同时,从大马士革出发的蒙古军,向西南方向经由戈兰高地、加利利湖区,进入约旦河西岸、中央高原之北的平原地区——“以斯德伦谷地”
(EsdraelonValley),并与前进至此的马穆鲁克骑兵遭遇。这片平原也被称之为耶斯列谷(JezreelValley),是位于加利利山脉与中央高原(耶路撒冷位于高原中心)之间的,非常重要的一片山间低地,数条从两侧高地流淌而下的河流,在谷中相错并最终注定约旦河。在圣经时代,就已经有许多故事发生于这片富庶的土地上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