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9
【关键词:葡萄牙,休达,柏柏尔人,单峰驼】
虽然没有与地中海相接,但大部分葡萄牙领土在气候上,还是归类于地中海气候。问题在于,这虽然可以让葡萄牙也出产诸出橄榄油这样的地中海特色农产品,却无法为之在地中海的贸易中分一杯羹。加上陆地只有西班牙一个邻国的现实,使得葡萄牙不管是出于寻找外援还是主动扩张的目的,都必须把目光投向真正的海洋。
14世纪下半叶,葡萄牙选择了与英国结盟。彼时的英国,正处在力保其法国领土的“英法百年战争”时期。鉴于当时法兰西的海岸线,基本都属于英格兰国王的属地,试图从海路寻求战略帮助的葡萄牙,看起来也不会有更合理的选择。在英国被迫退出法国之后,双方的这一战略同盟关系并没有受到影响。对于随后在欧洲推行外交均势政策的英国来说,葡萄牙是他们牵制西班牙的重要同盟,尤其后来英、西还在海外有着直接竞争关系。基于几个世纪以来,两国所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并没有变化,直至今天英葡之间仍然维持着特殊的同盟关系。
寻找一个战略盟友对一个国家的生存有没有帮助呢?答案是有,但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你永远不能把自身的安危系于所谓盟友身上。葡萄牙要想摆脱西班牙的压力,还需要在外海找到自己的扩张方向。就葡萄牙的地缘位置来说,西北非那片受阿特拉斯山脉庇护的“马格里布”地区,看起来是其唯一的扩张方向。当然,这一区域也同样是西班牙的天然扩张方向。对葡萄牙人来说,最大的利好在于他们在“收复失地运动”中的使命在13世纪末既已完成(完成了现有的版图),而西班牙的注意力还在解决安达卢西亚和格拉纳达王国身上。在自知没有可能和西班牙争夺安达卢西亚的情况下,葡萄牙更早的将目光投向了海洋。
15世纪初,葡萄牙在政治上明确了海外扩张的国策,并将第一次海外行动指向了非洲的“休达”。我们知道,连通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是“直布罗陀海峡”,在海峡内侧两端有两个海岬:北边隶属安达卢西亚的“直布罗陀”,以及南边归于摩洛哥的“休达”,二者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约12海里。在腓基尼人开拓西地中海贸易时期,这两地就已开始建港,并成为直布罗陀海峡的门户了。传说中代表世界尽头的两座山峰:海格力斯之柱,便身处于这两个海岬。当然,很快整个欧洲都会发现,直布罗陀海峡只能算是“旧世界”的尽头,一如海南岛的“天涯海角”一样。
葡萄牙将休达作为第一目标的直接原因,是西班牙人已经从格拉纳达王国手中夺取了直布罗陀(公元1410年)。可以想见的是,这个直接对手将变得更为强大,并代表基督教世界向西北非地区渗透。为此,葡萄牙人必须抢在西班牙之前动手,以使自己有机会在马格里布地区布局。对葡萄牙人比较有利的一点是,马格里布地区当时并无强大的穆斯林政权存在。作为一座贸易城市,休达港实际是由海盗(商)所控制。
公元1415年,经过长达5多的准备,由两百艘战舰和2万余人组成的葡萄牙远征军,发动了休达战役,并一举拿下了这座西北非最为繁华的港口城市。随后数年间,为了夺回这个地缘枢纽,马格里布地区的摩尔人发动了多次围攻战。凭借海上支援,葡萄牙人还是力保住了这个西北非的支点。就战略层面来说,休达本来并不是这次远征的终点。无论葡萄牙和教廷,都曾经希望能够以休达为起点,一路向东、向南征服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在内的整个马格里布地区。然而以葡萄牙当时的实力来说,想做到这点的话是非常困难的。
对于当时人口仅有150万的葡萄牙来说,远征休达之举已达到其国力的极限。事实上,为了这次海外行动,葡萄牙人前后共损失了上万人。为了保证远征的成功,葡萄牙不得不通过征调罪犯(可获教皇赦免)、从意大利甚至摩尔人中招募雇佣兵等措施,来补充在战争中的损失。在无力进一步扩张的情况下,一鼓作气拿下直布罗陀,然后通过控制地中海与大西洋的门户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应该算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了……事实上,葡萄牙在稳定休达局面也的确动过这样的念头,只不过考虑在西班牙已经抢先拿下了直布罗陀的情况下,这样做的政治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在随后的岁月里,除了继续保有休达之外,葡萄牙并没有在地中海有更大的作为。后来在奥斯曼帝国拿下埃及,并试图向西北非扩张时,地理位置和实力上都占据优势的西班牙,成为了阻止土耳其人西扩的主力。休达这个点,也在2个半世纪之后(公元1668年),被迫割让给了西班牙(同时西班牙承认葡萄牙的独立)。不过远征休达这件事,对于葡萄牙甚至世界历史的影响却仍然是极其深远的。葡萄牙人发现,上帝虽然把他们大陆扩张的门关上了,却为之打开了一扇海上扩张的窗。从这一时刻开始,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以海外扩张为主线的帝国:葡萄牙帝国,就此进入人们的视线。
既然是扩张,那必然就需要有一个方向了。很多资料认为,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是因为欧洲人希望绕过奥斯曼帝国的封锁,打通与东方(特别是印度)的贸易通道。这样理解也不能说错,不过如果我们把大航海时代的序曲上推到葡萄牙拿下休达的1415年,并由此探究葡萄牙人最初的探索目标的话,会发现海洋探索的先行者暂时并没有想那么远。比之遥远的印度,葡萄牙人有一个更现实的目标,那就是被撒哈拉沙漠所阻隔的黑非洲。
我们知道,由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整个欧洲在获取东方奢侈品这件事情上,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反过来,欧洲却没有什么产品是奥斯曼帝国所必须的。这种贸易逆差,使得欧洲那些充当货币的贵金属越来越多的流向奥斯曼。由此也推高金银的价值,并让欧洲人愈发迷信它们的力量。不幸的是,伊比利亚半岛的金、银矿主要分布在西班牙境内,葡萄牙很难从自己的土地上获取这些硬通货。
葡萄牙乃至西欧所需要的黄金,有相当部分是通过与摩尔人的贸易获得的。与控制诸多富庶之地的奥斯曼帝国不同的是,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西北非地区,对欧洲粮食的需求量较大。这使得西、葡两国有机会在这个方向上,得到自己需要的黄金。然而一直以来,欧洲人并不清楚那些黄金的产地在那。作为马格里布地区与伊比利亚进行贸易的重要一环,聚焦于休城城内的穆斯林商人则清楚这一点。在葡萄牙的征服之后,这个秘密也随之为葡萄牙人所获知了。
在摩尔人看来,葡萄牙人即使知道了黄金的产地,也没有可能自己去进行贸易,因为这些黄金产自于黑非洲,要想到达这些黄金的产地,必须穿越荒芜的撒哈拉沙漠。基于这片死亡之海的存在,强大的虽然罗马曾经统治整个地中海南岸,但欧洲人对黑非洲却几乎还是一无所知。当然,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最起码透过尼罗河,埃及人很早就和尼罗河上游的努比亚(苏丹)、埃塞俄比亚延续着贸易联系,甚至曾试图尝试过向南扩张。然而在尼罗河以外,撒哈拉沙漠中再无这样的天然绿色通道,来帮助北非的统治者来了解这一切。因此可以说,在欧洲人的视角里,黑非洲算得上是一片孤立于旧大陆文明之外的“新大陆”。
在阿拉伯帝国扩张之前,原住于马格里布地区的柏柏尔人并没有开拓出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贸易通道。没有这样做大体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柏柏尔人可以依托相对条件较好的阿特拉斯山脉发展自己。比如当年曾经在布匿战争中为汉尼拔提供轻骑兵的努米底亚,就是柏柏尔先民建立的国家;二是没有合适的工具。在工业文明造就“机器”时代之前,阿拉伯人所驯化出来的单峰驼,是横穿撒哈拉沙漠的唯一工具。一切的改变,源自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公元7世纪初,骑着骆驼、手持古兰经和武器的阿拉伯人,为了这片土地的主人。基于伊斯兰教之于这片土地的地缘优势,已经在启动基督教进程的柏柏尔人,很快也接受了这个更适应沙漠生活的宗教。
虽然柏柏尔人接受了阿拉伯人的宗教和统治,但却并不代表两族就此合体。为了统治这片土地,阿拉伯人从阿拉伯半岛迁居来了大量部落。这种做法,势必挤压了柏柏尔人原有的生存空间。事实上,这并不是柏柏尔人第一次面临外来的压力。只是与当年那些仅对沿海地区感兴趣的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不同的是,与之地缘属性类似的阿拉伯人,理论上可以完全覆盖柏柏尔人的生存空间(并融合掉对方)。这也意味着,部分不愿意接受阿拉伯人统治的部落,必须更向更边缘、更荒凉的区域迁移。
阿拉伯人带来的骆驼,让柏柏尔人有了向撒哈拉沙漠腹地游牧的可能性。随着这种渗透的逐渐深入,一条连通马格里布与黑非洲的贸易通道,也就此被打通了。至于在沙漠的另一头,柏柏尔人看到了什么,又为后来的葡萄牙帝国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前景,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