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7
【关键词:马来半岛,季风,爪哇国】
以西方的命名方式来说,整个东南亚可以分为“印支”和“东印度群岛”两个板块。不过从中国的角度来说,将称为“中南”和“南洋”两个板块会更让人舒服些。当然,从尊重其本身属性的原则来看,后者更应该被称之为“马来”板块。马六甲海峡是两大板块天然的地理分割线,但实际上二大板块的地缘分割线却并非是它,而是在马来半岛北部的“克拉地峡”。
经常被热炒为下一个“巴拉马运河”的克拉地峡,也是马来半岛与中南半岛的地理分割线。由于马来半岛虽然在地理上属于中南半岛的延伸,但其狭长的走向,以及基于马六甲海峡而来的海洋属性,使得之在地缘上成为了马来板块的组成部分。今天这一地区,大部以“西马”的标签(又被称之为“马来亚”或“半岛马来亚”)成为马来西亚的组成部分,就是这一地缘属性在政治上的体现。这也是为什么,在克拉地峡南部拥有部分领土的泰国,对是否要挖通“克拉运河”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
马来板块的文明起点,便是在“马来半岛”,与大陆地理相连并非是其争得这一荣誉的原因。从南印度跨海而来的贸易者,南洋板块文明因子的最初注入者。问题是从海洋贸易的角度来说,苏门答腊岛似乎应该具有与马来半岛同等的机会。不过事实却并非如此,是因为在最初沟通印度洋与南海的贸易线中,马六甲海峡并非首选。东西方贸易者通常会选择通过马来半岛北部陆地中转,在半岛的另一端再装船重新驶往下一个港口。
借助风帆技术沿海岸进行探索,是人类开辟远洋航线的重要手段。由于马六甲海峡整体处在南北纬5度之间的“赤道无风带”中,那些沿海岸航行的早期商船,选择在进入赤道无风带之前靠岸并转运货物,要比去马六甲海峡龟速航行要更节约成本。受这一贸易形式的影响,马来半岛北部,也就是今天泰国与马来西亚相交地带(而不是马六甲海峡沿岸),成为了南印度商人最早选定的贸易点。一如地中海的希腊人、腓尼基人一样,这些以贸易为目的的开拓者,最终也将他们的贸易据点升级为了城邦国家。根据记载,最起码公元初年,马来半岛北部都已经有了一系列由南印度人建立的城邦国家(包括在羯荼国、狼牙修等国)。
受贸易影响而在印度人影响下完成文明升级的,并非只有马来半岛。克拉地峡以北至曼谷湾部分,与马来半岛具有同样的地理优势。中南半岛最早的地区性大国——“扶南国”便是这一优势的获得者。扶南国的领土范围从湄公河下游平原,向西一直延伸至克拉地峡北部。这使得这个高棉人建立的王国,不仅能够拥有大量农业之地(以及因此而生成的人口优势),还能够从印度洋——太平洋的跨洋贸易中分一杯羹。
从地理角度看,印度贸易者最初在选择贸易城邦时,克拉地峡南部(相比北部)并没有特别的优势。问题在于,与大陆相近的地峡北部地区,更容易成为大陆势力的延伸。今天这一地区归属泰国、缅甸两国,就是这一地理位置影响的体现。也就是说,印度人最初并非没有在克拉地峡北部建立贸易据点,只不过这些贸易据点后来被崛起的中南半岛本土政权所湮没了。反过来,印度教、佛教等来自印度的宗教,也得以在中南半岛得以扩散。
尽管整个克拉地峡南北地区,凭借狭长地势所带来的贸易优势,成为了马来板块甚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文明起点(不包括受中国影响的越南北部红河平原),但一地势的劣势也是明显的。缺乏纵深、过度依赖贸易,使之只能延生一些城邦性质的国家,并且容易为外来殖民者所控制。如果生活在马来板块上的“马来人”,想诞生一个强大的地区性国家,就需要把希望放在那些大型岛屿上了。与马来半岛距离最近的,是马来地区最大的一组岛屿:“大巽他群岛”。这组岛屿中最大的岛屿又有四个,分别是: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今天除了加里曼丹岛北部归属原英国殖民地的马来西亚以外,其余部分皆为印度尼西亚所有(原荷兰殖民地)。
从东西方海上贸易的角度来看,大巽他群岛北部与马六甲海峡相邻的: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无疑会更有价值。尤其是与马来半岛合围成马六甲海峡的苏门答腊岛。然而从农业和人口角度考量的地区竞争力来说,四大岛屿中最小的爪哇岛却是最强,印尼首都雅加达便位于爪哇岛的西端。今天这个面积与福建相当,且也多山的热带岛屿,人口竟然能够达到1.4亿之巨。要知道,作为世界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印尼的总人口也不过2.5亿。
对于热带地区来说,农业生产的两大基本要素:阳光和降水都不会缺乏。最大的问题在于,在过度降水的冲刷下,土壤往往无法保持肥力(有毒的重金属倒会留下来)。比如南美的亚马逊平原就是典型的案例,以至于即使你把热带雨林全部砍光,也无法让这片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土地,变成肥沃的农田。然而同处热带的爪哇岛却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帮助爪哇岛养育如此众多人口的,是数量多达上百的火山。虽然这些火山周期性的活动,难免对岛上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相比它们定期为爪哇补充的,异常肥沃的火山灰来说,这点不安全感完全属于可以承受范围(火山爆发是有预兆的,人口损失并不会大)。
基于爪哇岛优异的农业基础,这个岛屿早在公元初便已马为“马来人”的核心居住地。东汉时期,岛屿上的土著政权甚至出现在中央之国历史记载中。只是稠密的人口,也为爪哇岛的内部统一工作增加了难度。其内部整合工作,一直到公元10世纪初才初见成效。这一时期的爪哇岛被整合为了三个国家,分别是:西部的塔鲁纳国、中部的诃陵国,以及东部“爪哇”。
最终统一爪哇岛的是东部的“爪哇国”。公元10世纪末,东爪哇与当时的宋朝建立了贸易联系(在中国历史中,当然还是体现为“朝贡”了)。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身处南海之外,且不在东西方贸易线上的爪哇国来“贡”,多少有些出乎意外。以至于在中国人的口中,“爪哇”成为了极远之地的代名词,在某件事情被彻底遗忘时,经常会用“丢到爪哇国去了”来形容。
统一全岛的爪哇国之所以急于与中国建立贸易联系,很大程度是因为与之相邻的苏门答腊岛,也在同一时期完成了内部整合工作,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王国——三佛齐。尽管苏门答腊岛的农业潜力,不如土壤肥沃的爪哇岛,但其身处马六甲海峡之侧的地理优势,却在这一时期得以显现出来,并由此而获得了巨大的贸易利益。
刚才我们说了,早期沟通印度洋-南洋的贸易线,是通过“海-陆-海”的联运形式,在克拉地峡南北转运的。不过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在这两片海域穿梭的贸易者们,终于发现可以借助自然力,将马六甲海峡身处无风带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利用起来,并最终促成了连续的海上贸易线。
这一发现就是对北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气候环境影响深远的“季风”。东南亚及南海地区,与印度和北印度洋地区一样,在夏季时为从赤道方向吹来的“西南季风”所覆盖;冬季则受源自大陆的“东北季风”所影响。掌握了这一规律,贸易者就可以在冬季时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然后在马六甲海峡一带休整、贸易,等待来年的夏季再借西南季风之势抵达印度(反之亦然)。由于可以借助季风航行,并且全程采取海运形式,商船的吨位比起之前有了大幅的提升。这也使得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量,开始渐渐对陆地丝绸之路产生压倒性优势。
说到这里,你可能在技术上会有一个疑问,就是帆船如何在赤道无风带航行。其实在强大风力影响下,海水表面是会形成洋流的。借助季风进入无风带的帆船,可以顺着同向的洋流继续前行。另外“风”也并非是促使表面海水流动的唯一原因。像马六甲海峡,就会受到赤道逆流的影响,呈现总体从东南向西北方向流动的补偿流。重要的其实并不在于洋流的方向,而在于你是否掌握了规律并善加洋流。后面当我们的视角再回到葡萄人身上时,你甚至会发现借助逆风航行的风帆技术也已经成熟了。
当然,完全利用洋流的航行,速度肯定不会很快了。为帆船配备划浆(称之为“浆帆船”)、用尾舵的摆动提供前行的动力,以及用吨位较小的浆船拖动大型帆船,都是解决船只动力的辅助办法。虽然这些办法在速度上都无法与顺风顺水的航行相比,但考虑到两个季风之间相隔有数月之久,借助季风的跨洋航行(比之沿海岸航行)又可大大缩短航程,这段完全不用考虑风暴侵扰的热带海域之旅,倒成为难得的休闲时光。
事实上,南洋群岛丰富的物产,以及土著的马来人,本身也意味着一个巨大的贸易终端。精明的商人们并不会真正休息,而是会充分利用这段等待季风时间,与马六甲周边地区进行贸易。本身不处在航线上,但人口众多的爪哇岛也是受益者。不过基于位置关系,随着马六甲海峡的货物运输量日益增大,受益最多的终归是海峡两岸地区。这也是“三佛齐”王国,得以崛起的根本原因。至于爪哇国和三
佛齐,最终谁成为了朱罗帝国的对手,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