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天意文学 > 地缘看世界 > 第1421节
尽管葡萄牙人在殖民地的统治上做出了诸多努力,也有了如果阿这样的稳固基地,但在印度这样人本地人口占据绝对优势,并且有自己成熟文明体系的区域,能够做到这点的毕竟只有少数几个点,其军力也不可能做到控制所有沿海港口。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手中这些据点的作用,葡萄牙在科钦之战获胜之后,就确立了它在印度洋的经营战略:这一战略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由葡萄牙王室垄断印度洋的贸易权。任何想在印度洋进行贸易的商船和商人,都必须向葡萄牙购买贸易执照并纳税,并同时选择在葡萄牙控制下的港口进行贸易;二是任何没有从葡萄牙获得贸易授权的商船,都将成为葡萄牙军舰的攻击目标。
  
  如果葡萄牙人的计划能够成功,即使那些从印度输往(或中转)红海、波斯湾地区的货物,也必须被葡萄牙人雁过拔毛。只是葡萄牙人想做到完全垄断的话,就需要控制印度漫长的海岸线上的每一个港口,而做到这点将是非常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葡萄牙人将目光投向了印度洋东侧的马六甲。在整个东西方贸易线中,印度(尤其是南印度)那些港口,不仅是东西方贸易中重要的出口地,也是东亚、东南亚商品进入印度洋以西市场的转口地。控制马六甲将有助于增加葡萄牙在全印度的影响力,这与当年朱罗帝国远征三佛齐的原因相一致。
  
  另一个让葡萄牙人急不可待前往马六甲的原因,在于“香料”。在所有让人着迷的东方商品中,香料是非常重要的种类。除少部分动物分泌物以外(如龙涎香、麝香),被统称为“香料”的商品,大多为用原产自亚洲热带地区的,富含香气植物皮、脂、根、叶、花果……。等部位制成。与奢侈品定位的丝绸和瓷器相比,香料的使用范围要更为广泛。有些香料被用来为食品增加风味,有些则被用来清新空气、助眠,甚至增加宗教的神秘感。这其中,充当调味料的品种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印度是重要的香料出产地,印度人的生活也离不开香料。以印度味道中占据基础地位的“咖喱”来说,其本质就是把各种香料磨成粉混合,用来加工食物(泰米尔语原意为“多种香料放在一起煮”)。然而印度人所使用的香料,却并非全部产自印度,其中有几种重要的香料来自于马六甲海峡之东的马来群岛(东印度群岛)。更准确的说,则是马来群岛中的:马鲁古群岛、班达群岛。
  马鲁古群岛旧称“摩鹿加群岛”,是位于大巽他群岛与新几内亚岛之间的一组岛屿。体量要小得多的班达群岛则位于马鲁古群岛南面。从地理位置上看,前者其实是后者的附属群岛,因此我们可以将之合称这马鲁古-班达群岛。在大航海时代,这组今由印度尼西亚领有的岛屿,因盛产香料而成为多方争夺的焦点。
  除了马鲁古、班达群岛以外,世界范围内还有两个岛屿以盛产香料而著称,包括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以及加勒比海的格林纳达岛。其中桑给巴尔岛以出产丁香而闻名于世(占全球产量的80%),格林纳达产出的则主要是肉豆蔻(占全球产量的1/3)。上述岛屿被合称为“四大香料岛”。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有上述岛屿才生产香料(只是比较出名),随着大航海事业的延伸,低纬度地区丰富的很多物种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并极大了改变了人类的食谱。除了玉米、土豆这些原产自美洲的粮食作物以外,香料也是如此。全球很多地方比如中国南方的亚热带、热带地区都有引种。
  
  事实上四大香料岛中的桑给巴尔岛、格林纳达岛也并非香料的原产地。比如格林纳达的肉蔻,是后来英国东印度公司引种的;桑给巴尔的丁香,则是在19世纪上半叶,由重新进入斯瓦希里海岸的阿拉伯人(阿曼赛义德王朝)开始大规模种植的。当时在驱逐桑给巴尔岛上的葡萄牙人并建立苏丹国后,阿拉伯人开始在岛上大量砍伐原始森林,以种植丁香树、椰子树(可生产椰子油)等经济作物。
  阿曼人之所以在桑给巴尔大量种植丁香树,是因为在阿拉伯人的食谱中,丁香是烹调羊肉时必不可少的香料;至于在喜食牛肉的欧洲人那里,牛肉最好的配搭则是黑胡椒。其最贵的时候,甚至比同重量的黄金价格还要高。回顾一下最早凭借味道成为人类生活必须品的“盐”,曾经对人类的政治、经济造成过多大的影响,就能够明白这些让人类产生依赖感的调味料,为什么会成为众方关注的焦点了。
  
  前面所列举的丁香、豆蔻、胡椒三种重要香料的原产地,正是马鲁古-班达群岛。也就是说,这些马来人控制下的岛屿才是最初的“香料岛”。在葡萄牙人抵达印度洋之前,欧洲人已经从穆斯林商人口中,隐约知道在东方靠近印度的海域,有一处盛产香料的岛屿。而当葡萄牙人抵达印度并取得霸权之后,香料岛的位置也就不再成为秘密了。
  控制航道与香料主产地的双重诱惑,使得葡萄牙人在控制果阿之后,旋即将兵锋指向了马六甲海峡。在这个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枢纽点上,一个东南亚土产的穆斯林政权——马六甲苏丹国,正等待着葡萄牙人前去征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