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角度看,身处近畿平原东北角的京都,背靠山地以及日本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三面临山的类盆地结构,使在在安全上有很大保障;源出琵琶湖“淀川”的水系,则帮助京都西南方向与太平洋相通。在淀川下游为京都拱卫出海口的,则是日本另一个著名城市大阪(这片平原有时也因此被命名为“大阪平原”)。二者的关系,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北京与天津的关系。
日期:2017-12-2008:41:11
京都的选址体现了日本农业文明的背景。然而日本毕竟是个被海水四面包围的国家,并且资源匮乏。无论古代日本是不是想封闭自成一体,都必须通海上贸易从外部获取资源、技术,乃至政治、文明层面的经验。包括内部诸板块的交流,也很大程度海上交通。基于这一地缘背景,身为京都门户的大阪,很早就成为了一座商业味道浓厚的城市。以至于今天中国网络上,广为流传着关于“大阪商贩”、“大阪师团”的种种笑话传闻。
“京都-大阪”式的地缘关系,与自视“地大物博”“四海之内”的中央之国有很大区别。北京以及其它中国古都,只需要通过陆地运河从境内富庶之地征调资源,便可满足王朝运行,并不需要一个能够直通海外的门户。在明清两代,东临渤海的天津,之于帝都北京来说,长期以来的功能只是一个“卫城”(天津卫),其被选择的原因甚至不是因为沿海,而是因为地处南北运河的交接点。直到中国的大门被从海上打开之后,天津方有机会凭借沿海优势成为华北工商业中心,并获取一个“直辖市”的政治地位。
在明治维新时代的日本作出“脱亚入欧”决定之时,日本同时在文明属性上也面临着一个转型。之前未充分挖掘的海洋,成为了日本脱亚入欧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本身临海(东京湾)拥港、加上江户幕府两百多年的经营,已使得东京和关东地区成为了日本最具实力的板块,这样的位置显然比京都要更为优势。另外,从内部稳定的角度来说,如果重新坐上权力巅峰的天皇,不亲自坐镇关东的话,这块风水宝地难免不会再为割据势力所据。
虽然从城市位置上来说,“东京”取代“京都”有一定层面的海洋因素,但从板块说,本州岛南部以及九州乃至四国岛,会更容易从海外交流中获益。将这四个地理区间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片狭长的内海—濑户内海(其意即为“狭长海峡”)。可以说,日本的历史从一开始,就是围绕着这片内海所展开的。如果说邪马台国的地望还有些不确定的话,那么随后代表日本的“大和国”(公元4-7世纪),是以关西为兴盛之地,则是没有异议的。以至于京都东南部的奈良,在历史中曾长期以“大和国”之名,存在于日本的行政区划内。
从地缘角度来说,濑户内海的存在,使得邪马台国起始于北九州,并与大和国同源成为可能性。来自北九州的邪马台国,虽然能更易方便的同东亚大陆交往、获取先进技术经验,但九州岛本身潜力有限,如果想称雄日本列岛的话,势必要向本州岛扩张。既然邪马台人有能力跨越海洋,甚至与中国、韩国进行贸易,自然不需要从本州岛的最南端,一路向东扩张至关西平原,而是有能力沿海岸东行400公里,夺取濑户内海中最居潜力的关西平原,作为新的根基之地,并变身成为统率日本各部的“大和国”。这一进程,与后来日本的地缘政治中心,由关西向关东转移,遵循着同样的地缘规律。
在日本由“幕府时代”向“明治时代”转进的过程中,濑户内海周边地区能更多从海上交流获益的特点,同样有所体现。倒幕运动中进入支持还政于天皇的政治精英,多出自萨摩、长州、土佐、肥前四藩,史称“倒幕四强藩”。其中萨摩藩位于九州岛最南部、肥前蕃位于九州岛的西部;长州藩位于本州岛的西端(这一区域在本州岛内部又被称为“中国地方”);土佐藩则位于四国岛。这三个板块加上天皇所处的近畿地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与关东形成南北之争的“濑户内海地缘圈”。
单从日本内部的南北之争来说,在权力中心向关东地区转移之后,向为日本文化、经济中心、如此却被边缘化的“濑户内海地缘圈”,向幕府发起挑战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在时代巨变的背景下,倒幕运动并不能够简单的理解为一个王朝内部的南北之争(就像中国历史上的情况一样),而更应该从日本由大陆文明向海洋文明的转进的历史背景上来理解这一切。比之保守的江户幕户,能够更多从海上贸易中获益,并由此接受更多西方理念的上述四藩,在经济、技术,乃至变革的欲望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在日本崛起的道路上,地缘背景的影响无处不在。以陆军、海军分立的日本军队为例,一直有“长州陆军”、“萨摩海军”之说。身处日本核心区(本州岛)与近畿地区陆地相连的长州藩,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多保存了日本传统军队的内核。籍此打造出来的日本陆军,更像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言者;相比之下,身处日本四岛最南端也是最边缘的萨摩,客观上则拥有更多的海洋属性,并最终在日本海军中起到了核心作用。这与同时代的中国(清朝)海军,高级军官几乎皆出于福建(福州船政学堂),地缘上的原因趋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