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天意文学 > 地缘看世界 > 第1533节
日期:2018-04-2721:09:28
  由于墨西哥高原本身属于科迪勒山系的延伸,美国境内的山系主体华科有机会,凭借这种地理连接性,从玉米种植切入,发展出自己的文明。实际情况却并不容乐观,隶属于同一山系,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具备相同的气候环境。阻止玉米文明北上的最大障碍是纬度。这个论断看起来颇有些奇怪,今天美墨边境延绵于北纬26°-33°的区间。这个区间对应到中国,则正好是“亚热带气候区”。如此看来,美墨边境地带看起来应该是非常舒适,并且适宜人类生存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我们开眼看世界时,经常要不时的告诉自己,“中央之国”在很多方面还真是一个特例。这种特例性,甚至会体现在生理上。比如说属于黄种人东亚类型的中国人中,有“臭汗症”(也就是俗称的“狐臭”)的比例是相当低的,大约只有5%左右。在东亚人种之外,“臭汗症”的比例却高得惊人(高加索人种为90%,尼格罗人种则超过99%)。也就是说,就体味这件事情来说,中国人及其所属的东亚圈才是真正的异类。
  
  气候这件事情也是如此。在前面的内容中,“副热带高压”这个气象术语,曾经不断的帮助我们更新,在东亚形成的既有地理逻辑。所谓“副热带”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亚热带”。问题在于,这个通常定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区间,大部并不是温润舒适的“亚热带气候区”。在北半球,除了亚洲那些受季风影响的区域,以及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的美国东南部以外,副热带高压会让这个区间大部分地区,都变成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带。我们可以依以规律,在非洲找到“撒哈拉沙漠”;亚洲找到“鲁卜哈利沙漠”(位于阿拉伯半岛)、印度大沙漠;澳大利亚找到“大沙沙漠”、辛普森沙漠、吉普森沙漠等位列世界前十的沙漠区。
  
  至于美洲,在这个区间同样未能幸免。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美墨边境科迪勒山系变成了一片热带沙漠地带。这片主体在墨西哥高原北部,横跨美墨边境的热带沙漠地带,以西马德雷山脉为分割线。山脉以西被称之为“索诺拉沙漠”,以东则被称之为“奇瓦瓦沙漠”(索诺拉和奇瓦瓦是墨西哥的两个州)。我们之所以常常会在脑海中,把墨西哥的国家形象和巨大的仙人掌,以及硕大无比的墨西哥草帽联系在一起,便是源自于这两片沙漠。不幸的是,在今天的时政新闻中,这片沙漠往往又和死亡联系在一起。每年都有无数墨西哥人,试图在蛇头的带领下,横穿这片沙漠前往美国。在偷渡过程中,干旱气候和人为因素,使得很多偷渡者失去了生命。
  
  日期:2018-04-2721:10:19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美墨边境都处在沙漠地带,但只渺无人烟的沙漠地带,才是边境管控最松的地带。然而对于多数美国人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无何管控这条延绵上千公里的沙漠边境,以避免自己的工作机会、福利被非法移民所蚕食。有鉴于此,美国那位特立独行的新总统,在竞选期间就把兴建“美墨边境墙”作为了宣传的重点。只是在如此漫长的国境线上修建隔离墙,资金从哪出始终是个大问题(墨西哥人是绝对不会出的)。
  
  几千年前,如果奥尔梅克人或者他们的后来者,想沿着那些山间峡谷向北迁徙的话,倒不是必考虑美国丨警丨察的堵截。问题在于,聚落于墨西哥高原南部的原住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从气候类型上来看,没有被副热带高压影响到的墨西哥高原南部,整体上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中美洲原住民要想向北迁徙的话,首先要面临的就是截然不同的气候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人和作物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
  
  就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这一问题来说,墨西哥高原上的文明创造者们,有过很成功的实践。与热带森林气候一样,热带草原气候也被分为“干”、“湿”两季,而不是我们在温带所见的那种四季分明气候。尽管不缺乏降水,但热带气候区的降水集中度非常高。每年5-9月份的雨季,集中了全年8成左右的降水。这种旱涝两重天的景象,以及对动物生存状态造成的严重影响,相信大多数人已经通过赵忠祥老师,对非洲大草原的解读中体验过了。
  
  人类解决全年水资源分配问题的关键,在于修筑水利工程。墨西哥高原的地形,帮助了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美洲原住民,解决了用水问题。考古学家们在奥尔梅克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水渠和蓄水池的存在痕迹。阿兹特克人的解决方式则显得更为的奇特。今天墨西哥城所在的谷地,当年也是阿兹特克政治中心“特诺奇提特兰”的城址所在。阿兹特克人并没有费力,去排除谷地中天然蓄积的湖水(被称之为特斯科科湖),而是利用旱季在湖中央,修筑周长达十几公里的堤坝,以使堤坝内的水平面,长年维持在一个稳定高度,然后再在堤坝内填土兴建水道纵横的城市。这座被西班牙人认定与威尼斯颇为相似的城市是如此的宏大,最高峰时甚至容纳了30万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