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天意文学 > 地缘看世界 > 第208节
日期:2010-04-1800:02:56
  
  大禹的这次治水工程在地缘上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让黄河的地缘影响力扩散到了淮河。而大禹本人实际上也凭借这次治理水患,树立了洛阳盆地在黄——淮之间的政治地位。所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大禹及其所代表的部族既然可以通过疏通龙门而减轻淮河的水患,自然也存在人为堵塞龙门,让伊水复流入淮河的可能性。对于淮河流域的部族来说,这是一种现实的地缘威慑力。尽管伊水的水量在后世已经逐渐减小了,黄河对淮河的这种地缘控制力却一直延续了下来,因为春秋之后的政治家们,已经有能力通过人为的方式,在洛阳盆地——山东丘陵之间的任意一点,将黄河之水向南引入淮河流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决堤)。有一种看法是中国的集权结构是源于“治水”文明,从黄淮之间的地缘关系来看,这种看法也不无道理。
  
  既然大禹已经通过治水显示了自己的能力,那么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向分散于黄、淮流域的部落们宣示自己的政治权威了。由于淮河流域的诸多部落都在这次治水工程中出了力(当然也有坐享其成的),因此大禹需要找一个地方召集各部论功行赏。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试探行为,以观察自己在淮河流域的威信究竟如何。由于评定功过实际上是一个计算过程,所以这次会盟行为被称之为“会稽”,也就是现在“会计”的意思(学财务的朋友倒是应该去“会稽”圣地拜一拜)。这种做法倒是很象姜太公在“封神台”上所做的,只是不知道〈封神演义〉的作者在创意封神榜时是否受到了大禹“会稽诸侯”的启示。
  
  关于“会稽”之地究竟在哪里,一直是没有明确定义的。主要的说法有二:一是绍兴后面的会稽山;二是蚌埠市西面的“涂山”(行政归属怀远县)。按照我们之前的分析来看,前者的会稽之名明显有附会的意思。而后者的位于位于淮河的中游,如果大禹希望就此确立在整个淮河流域的威信,“涂山”倒是个合适的地点。还有一种说法是大禹是在伊川会稽诸侯的,这个“伊川”指的就是伊川盆地(现大部归属伊川县)。如果说大禹希望在自己功能名就的地方会盟诸侯,也是合乎情理的。因此涂山和伊川都有可能是真正的“会稽”,只不过对于希望控制淮河流域的大禹来说,“涂山”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日期:2010-04-1919:38:26
  
  现在让我们回到江东。在吴军的主力回到江东以后,他们所要面对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越国”。我们之前曾经说过,就越人的整体迁移路径来看,是由南至北逐秩迁移的,而越国的高峰则是在越王勾践时期。在越王勾践那传奇的一生中,越国不但越过钱塘江进入太湖平原,而且最终在吴越争霸中笑到了最后。
  就越王勾践的王都所在地,一般关注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是“会稽”,位置就是在现在的绍兴市。如果观察现在的地图,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越人是凭借宁绍平原所打下的农业基础,与太湖平原的吴人进行长期对抗的。而实际上宁绍平原当时的地理结构并不稳定,也就是说当时的宁绍平原大部分还是海洋或者滩涂,真正能够作为耕地的并不多。而越人在大部分的时候还是在闽越丘陵里面徘徊。
  
  日期:2010-04-1921:16:22
  
  就杭州湾的地理结构而言,其实是一直不太稳定的。与长江口的不断东进不同,杭州湾更喜欢南北方向摆动。比较春秋时期与现在的的海岸线我们会发现,杭州湾的整体向北移了。也就是说北面太湖平原的部分土地变成了海洋,而南面的宁绍平原在向北扩大。其实这种变化并非是单向的,宁绍平原的成陆情况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反复。就宁绍平原现在的结构而言,是主要是由西面的绍兴平原,以及东面的宁波平原组成的。而两大平原中间是由一条两山相夹的河谷相连接的,这条河谷中间所渡过的河流叫作“姚江”,因此被称之为姚江。而姚江河谷的北面其实还有一块突出部,叫作“三北平原”(因在慈溪、余姚、镇海三地之北而得名)。
  
  附:宁绍平原地理结构图(感谢陆壹玖捌再次帮忙)
  日期:2010-04-1923:06:36
  
  如果从成陆的时间来看,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宁绍平原最先成陆的是“姚江河谷”。在距今7000多年前,入侵至浙闽丘陵北沿的海水开始消退,由于姚江河谷北依“慈南山地”,南靠“四明山”,东西两侧又有些低山丘陵,实际一个半封闭的盆地状态。这种地理结构使得姚江河谷更容易淤积泥沙,因此姚江河谷也成为最先有人类居住的地区。可以提供佐证的就是长江下游最为著名的新石器时期遗址——河姆渡遗址。
  
  只不过最先成陆并不代表最为稳定,在距今约5300年前河姆渡文明消失了,而它消失的原因是因为海水的又一次入侵。其实对于水患的危险,古人是一直是比较忧虑的,因此在上古乃至古典时期,最好的居住地都是依山伴水,河流边上的台地总是能够成为人类最安全的居住地。对于河姆渡人来说,他们本来也是这样选择的,河姆渡的位置正是位于四明山的北麓。只不过这一次海水上涨的高度已经吞噬了他们大部分的耕地,因此南退浙闽丘陵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关于海洋对于姚江河谷的威协,其实一直延续到现在。一直到1959年,姚江都还是一条潮沙河,连续晴个几十天,河水的水量一小,海水就倒灌进入河道,虽然还不至于象上古那样淹没整个河谷,但两岸土地的盐碱化却也是难以避免的。如果让大禹来治理这种类型的水患,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的,因为堵或者疏都不能完全将问题解决。现在的解决办法是安装活动水闸,在河水量大的时候开闸,而在海水开始倒灌前闭闸。所以说人类并非不能影响地理结构,只不过这种影响力实施起来要非常慎重。就象姚河海水倒灌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水流也由此变缓,海水的冲刷作用也没有了,河道所沉积的泥沙已经让河床越抬越高了。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非没有类似的例子,在战国时期的诸侯们开始为能够用筑坝的方法,防止黄河水患而沾沾自喜时,黄河河道越积越高的泥沙已经在为后来的决堤改道而蓄积能量了。
  
  附:姚江河谷地理结构图(感谢易厶帮助上图)
  日期:2010-04-1923:20:29
  
  关于河姆渡人究竟是属于东夷体系还是越人的一员,一直都有些争议。如果从出土的文物来看,河姆渡文化与山东丘陵乃至辽河平原的新石器文化都有关联。但从地理位置来看,是很难说与越人没有关系。其实我们前面也已经分析过了,夷越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是同源的,至于他们什么时候分化的,依靠现有的考古证据还很难得出结论。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越人显然已经成为了独立的族群。而当越人进入中央之国的视线时,无论他们在此之前是否尝试过进入宁绍平原,山地民族的属性已经印在了越人的身上了。
  
  今天图还是一直上不上去,花了不少冤枉时间,感谢群里帮助曲线救国的朋友。祝大家晚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