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天意文学 > 地缘看世界 > 第209节
日期:2010-04-2020:50:53
  
  我们现在可以来看看那张《越国迁移图线图》了,通过这张图上所标示的越国都城的迁移路线,我们会发现越人其实早在约3900年前就已经到达了宁绍平原的边缘了(公元前1888年立国),并建都在今绍兴市南的花街城(时称“望南”)。只是他们并没有在宁绍平原扎下根来,在后来又向南回迁,直至春秋之时才开始复而北迁。而吴国按照历史记载来看,是从“太伯奔吴”时期开始立国的。这位太伯我们前面已经说了,是周文王的伯父,为了让位于弟弟才跑到太湖平原自力耕身的。尽管吴人认定自己与周人同出一支并不十分让人信服,但按照东亚民族的习惯来说,对于自己的历史一般都是尽量往早了说。因此吴人最终得以在太湖平原成为政治力量的时间,应该与西周灭商的时间差不多,或者说略早一点。具体时间应该在公元前11世纪初。
  
  如果按照吴越两国立国的时间来看,越人实际上比吴人更有机会占据整个江东地区,成为整个江东平原的主人(包括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而让人费解的是,越人在比吴人早差不多900年,就已经迁移到江东平原的边缘了,是什么原因让越人止步于此,放弃了那些本应该更具有吸引力的冲积平原呢?
  日期:2010-04-2021:33:35
  
  让越人最终还是决定留在浙闽丘陵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水。通过昨天对于河姆渡文明的兴废我们可以得知,整个宁绍平原其实一直在受到海侵的困扰,造成这种情况与杭州湾的特殊结构有关。如果观察中国的海岸线,会发现杭州湾其实是个很奇怪的海湾。尽管在很多江河的入海口都会有一个喇叭型的湾口,但杭州湾的体量却与钱塘江的水量不成正比,已经和长江的入海口处于同一级别了。也就是说,靠钱塘江的水量和输沙量并不足以形成如此巨大的海湾。
  
  如果再对比一下长江口与杭州湾的情况,我们还会发现有两个方面明显不同:一是长江口其实一直是在东移的,或者说长江所带的泥水在遇到海洋的阻力后,不断在江口沉积下来,让长江口的海岸线也随之向东延伸。而杭州湾的情况就比较奇怪了,他在整个形状在几千年来并没有太大改变,只是在不断的北移;另一个不同就是,长江那个喇叭状的入海口中不断的在形成沙洲(现在主体已经成了崇明岛了),并且水质基本为淡水,也就是说是说算是长江的一段,而杭州湾则是一个三角形的海湾了。
  
  日期:2010-04-2022:37:33
  
  如果说长江口的变迁是由于长江在起主要作用,相信没有人会觉得有问题。但如果说杭州湾的形成也是因为长江,恐怕很多朋友就不清楚了。实际上长江三角洲(杭州湾以北,长江以南的陆地)的形成基本上靠的就是长江所带来的泥沙,即使是在现在,长江入海的泥沙还在随着洋流向南输入杭州湾。但长江三角洲在不断向东成陆的同时,并没有持续向南扩张,与浙闽丘陵连成一片,而是留下了杭州湾这样一个巨大的喇叭口。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如果对比春秋时期与现在的海岸线,我们会发现杭嘉湖平原在春秋时的面积甚至要大于现在,也就是说经过2000多年的冲积,杭州湾北岸的土地反而减少了。这并不代表杭州湾的面积有多大变化,因为南面宁绍平原面积反过来有所增长了。一进一出,造成了整个杭州湾向北移动的感觉。
  杭州湾之所以在历史中一直保持喇叭口的形态,应该说是在长江与浙闽丘陵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长江的泥沙不断向东南方向淤积形成现在长江三角洲的雏形,并与浙闽丘陵包夹而成杭州湾之后,泥沙再想在沉积下来就变得非常困难了。这主要是因为杭州湾东宽西窄的喇叭形构造,使得海水潮汐的力度被放大了。这些奔涌的潮水除了在涨潮时形成壮观的“钱塘潮”以外,在退潮时也同样会破坏湾底泥沙的稳定结构,使之无法淤积成陆。非旦如此,潮水也会对杭州湾两岸(特别是北岸)已经固定住的滩涂造成影响。杭嘉湖平原以及宁绍平原中的“绍兴——三北”两大平原,由于位处喇叭口的内侧,受害力度也是最大的,在历史上曾经多次造成陆地崩坍现象,杭嘉湖平原的北退就是最明显的变化。对于这种不稳定的状况,古人当然也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在海水水位低的时候,构筑堤坝以防止海水的再一次入侵(古人称这种防潮堤为“海塘”)。这种类似于荷兰人围湖造田的工程最早开始于宋帝国迁都杭州之后。帝国政治中心的南迁,使得工程能够得到足够人力、物资支持。由于杭州湾两岸的平原在南宋以后,日益成为帝国的经济重心,因此杭州湾的地理结构在人力的干预下也日趋稳定了。
  
  实际上,如果钱塘江的水量和输沙量足够大的话,杭州湾应该早就被填平了。只可惜它的水量即不足以将海水挤出杭州湾,输沙量也不足够顶住海水退潮时的力量,所以也就只能以钱塘潮的壮丽举世罕见来聊以自慰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