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军在秦军的两线攻击下,丧失了所有在丹水以西的据点后,也意味着丹水这条对角线,成为了秦赵两国在长平战区的分割线。在秦国一面,空仓岭上的高平关和界牌岭两侧的隘口,都已经变身为自己的控制区了。而接下来秦军再想渡过丹水,攻击赵军的主力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赵军在丹水以西的逐级抵抗,让廉颇有了充足的时间来构筑自己的防线。而即将进入拉锯战的秦军,也开始在丹水西侧寻找有利地形,在高地上构筑自己的壁垒,以保住自己的胜利果实。相比而言,秦人的工作量可能会少一点,因为被他们直到丹水以东的赵军,原先已经在丹水西线的高地上,构筑了一些工事。现在秦人只需要再把他们加固并改进一下,以让这些壁垒能够抗御从东而来的攻击。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一天这条“秦垒”将要遭受赵国数十万大军的攻击。
另一方面,将防线收缩回丹水以东的赵军,其主力也已经在丹水以东高地上,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从赵军的防御任务来看,可以由北至南划分为三个防区,并对应三条河谷:一块就是北线通入长平关的丹水河谷。在这个防区内,长平邑防御的核心;第二块则是中线由“泫氏”邑所控制的“小东仓河谷”,其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小东仓河谷”的安全。并确保长平邑不至于腹背受敌。
看到“小东仓河谷”这个名字,我们自然会想到会不会还有一条“大东仓河”。没错,在小东仓河的南面,与之平行的位置上的确有一条“大东仓河”。而分割二者的那条山岭向北直指故关所在地,走势非常明显。不过这条山岭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在它之上,我们可以找到以七佛山、官甲岭、米山(大粮山)等名称命名了山体。除了靠近泫氏一侧的七佛山是因寺庙而得名以外,官甲岭和米山据说都和当年的赵军有关。据说当年廉颇曾经在此驻军、屯粮,并与秦军相持。而现在在大东仓河之侧,米山之下还有一个“米山镇”,是据守大东仓河谷的重要据点,也是当年廉颇在南线战区的桥头堡。“米山”之名据说是因为赵军曾经屯粮于此。另一种说法则是廉颇以黄沙代米屯于此,以示有足够的补充和秦军进行持久战。如果从战术的角度看,后者的可能性会更大点。无论如何,将自己的后勤基地放在这么靠近前线的地方都不是个好办法。在大、小东仓河的纵深处,这些粮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不过,不管米山是否真有赵军的粮草,这个扼守大东仓河谷的据点,都是赵军防御前线的重要一环。
依托丹水以东的山岭,以及长平、泫氏、米山三个战略据点,再依托丹水,大、小东仓河谷纵深所布署的赵军,赵国有了可以和秦军进行长期的拉锯战的资本。而时间似乎站在赵军一面,因为韩国在上党郡的资源(包括人员、物资)目前都已经归属了赵国。即使是从邯郸再调集后援,较之秦军,赵国的补给线也要更短,并且更安全。至于秦国嘛,他们如果想从自己的核心区----“关中平原”运送补给和预备队的话,就要花费成倍的气力了。更为不可预测的,那些摄于秦军政治恐吓,而暂时没有动静的山东诸侯们,随时有可能站在赵国一面,特别是在秦军无法取胜的状况下(阙与之战,赵国就是用一场胜利,让韩国重新站队的)。
虽然赵国在防守上的优势很大,但如果要横渡丹水进行反攻的话,同样也没有太大胜算。最起码就双方在长平战区所占据的地理优势来看,可以算得上是平分秋色,作为进攻方总是要比防守方投入更多资源的。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廉颇希望和秦军进行持久战,以用时间来拖垮秦军了。而对于补给困难的秦国来说,他们则是非常希望能够快点结束这场战役的。如果不是赵国横插一杠的话,已经被孤立的韩国上党郡本来是会很快归属秦国的。所以秦国一开始并没有做持久战的准备。
在秦军持续的攻击中,赵国军队的丹水防线也并非没有被攻破的可能。作为一个成熟的军事家,廉颇当然也不会把宝全部押在一条防线上。正如赵军在丹水以西的抵抗,为丹水防线争取了时间一样。当丹水一线成为秦赵双方争夺的主战场时,赵军又在开始构筑他们的第三道防线了。而从防御的角度来看,这条构筑在上党、晋城两盆地分水岭上的新防线----百里石长城,较前两条更为易守难攻。如果按照廉颇逐级抵抗的战术进行下去的话,秦军很可能在攻入长治盆地之前,就耗尽自己的耐心了。至于这条赵国新构筑的防线走向如何,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就留待明天分析了。祝大家晚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