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天意文学 > 地缘看世界 > 第409节
日期:2011-02-2123:12:23
  
  秦军在邯郸城下的失败并仅仅意味着一场战役的失败,事实上取胜之后的魏、楚联军一直追击秦军至河东,甚至一度将秦军逼过黄河。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战果,很大程度是因为围攻邯郸长达十七个月的秦军,所能够调动的兵力也有限了,作为前进基地的上党高地,已经十分空虚了。并且作为攻击方的秦军,并不认为上党高地会受到来自东方的攻击(只有他打别人的),因此也不可能象当日廉颇那样,精心构筑防线了。正因为如此,回撤的那部分秦军(除掉被歼投降的),并没有凭借上党之险稳住阵脚,而是一直退到河东才组织起了象样的抵抗。
  
  虽然秦军回撤回河西之后,很快就发起了反击,就夺回了河东。不过能够替魏国在弃守河东数十年后,“光复”一次故土,信陵君的这次救赵之举,也算是大获全胜了。
  其实让那不到十万的魏军去守住河东那么一大片土地,本身也是不现实的。即使是魏国不追究信陵君斩将夺权之罪,为其提供支援,也不可能守得住河东(现时秦魏的实力对比,与当日弃守河东时差距更大了)。因此信陵君在秦军发起反击后,就率领魏楚联军退了回去。不过有着山河之险的长治、晋城两盆地再放弃就没有必要了。虽然说魏国在河东已经没有了利益,但鉴于占据韩国“南阳之地”的秦军,一直对魏国的那部分河内之地虎视眈眈,魏国也很有必要在位置相对应的上党高地上,即“晋城盆地”据守一块缓冲地,以防陷入秦军再一次攻入上党高地,让自己陷入两面包围的境地。至于说长治盆地,得失与否与魏国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块区域的防守,还是交给赵人去做吧。当然,如果魏国想把整个上党高地(腹地)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也不会有任何问题的,获救之后的赵国也绝不会想来分配战利品。只是现在的魏国,已经不是当年东征西讨的超级大国了,一场胜利并无法改变秦国一超独霸的战略格局。在这种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思维指导下,将自己的防线拉长并不是个好主意。
  
  前面有朋友认为,信陵君的胜利与魏国无关,只是他的个人成就。事实上信陵君并没有背叛魏国,自始自终也是率领魏军进行援赵之役的。而在解了邯郸之围并收复上党之后,援赵的魏军,连同晋城盆地那块缓冲之地(高都)都被交还给了魏国。只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信陵君个人选择了留驻邯郸,毕竟当日之举虽然于战略上没有问题,也为魏国重振了声威,但终究于君臣之义有失,如果不是愚忠到底的话,还是没有必要回去接受责罚的(后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后,再遇到类似情况,自杀以全名节的情况就多了)。
  
  虽说信陵军领军救赵是一种以下犯上的行为,但从结果来看,倒也是帮助魏王下了决定,并不能算是置魏国的利益于不顾。因为魏王也并非看不到赵亡之后的后果,否则也不会置重后于秦赵边境。如果让狗血一点的导演来写这段历史,也许会将魏王描述成为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明知信陵君有救赵之心,而故意放任其窃符救赵。如果取胜了,自然是好事;如果败了的话,则可将责任推在信陵君身上,为对秦外交赢得空间。虽然这种设想在正史、野史中都没有记载,但谁又能肯定魏王当时不是这样想的呢?所以深究历史人物的内心想法,其实是很难探究历史真相的(悲剧的是,现在的历史研究基本都是从这个角度着手)。对于我们来说,从当时的战略格局和结果上来分析,也许能更接近历史真相。
  
  日期:2011-02-2200:29:52
  
  不管怎么说,以魏军为主、楚军为辅的这次救赵行动是取得了成功。作了胜利方的魏、楚两国,即使自知无法真正实现大反攻,但在自己的后院威风一把还是可以的。对于魏国来说,最让他坐立不安的就是秦国通过攻齐之役,所占据的那块飞地“陶邑”了。借着信陵君在前线的大胜,魏国顺势拔除了这颗钉子。至于说同为战胜国的楚国,他们当然也不会放弃这次重振国威的机会。在魏国拔除陶邑的同时,陶邑的东邻“鲁国”成为了最新的牺牲品。当年东西纵横于中央之国南部的楚国,大有在东部以江东、泗淮流域为基础重新部局的架势。
  
  回头再说秦国,虽然在邯郸遭遇了重大失败,但秦国的国力摆在那,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东进的步伐。当然,再来啃一次上党这块硬骨头,暂时也没有这个能力了。现在从战略格局上来看,似乎又回到了秦攻上党之前的格局。不过仔细分析,秦国较之前还是进了一大步,首先消灭了最大敌人赵国40多万的有生力量,自此赵国再也无力独自抵抗秦国了;其次秦国所在长平之战前,在河内所占据的那块基地(韩之南阳)还握在手中,因此秦国接下来仍旧以黄河两岸为主线,向三晋发起新一轮的攻击。除了向北攻击魏国在河内的城邑以外,以实践谁出头就打谁的诺言,黄河以南的韩国同样没有偏安的机会。
  
  韩国在丧失了黄河以北的土地后,不只剩下河、济以南,紧邻洛阳盆地的那块郑国故地了。依秦国的实力,韩国想独自抵挡秦军的进攻基本是不可能的。依韩国过往的生存法则,他们是一定要通过外交手段,或将祸水引给其他诸侯,或者想办法让秦国觉得自己的存在,更有利于秦国的扩张。只是这次韩国人还没急,就已经有人抢在前面出头了。不过这次挑头的却并非韩国的两个三晋兄弟,而是那个末落的王族----西周。
  
  东、西两周之所以能够在洛阳盆地生存下来,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和韩国一样,从来不给过路的诸侯们增加阻力,甚至是极力讨好。另一方面则利益于王室的余威,虽然其间不止一个诸侯(特别是秦、楚)曾经打过王室的主意,但考虑到政治风险都还是放弃了。不过现在的局势大家都已经看得很清楚了,秦国所图的显然已经不是霸业,而是“王”业了。如果再这样干等下去,韩亡之后,两周的灭亡也就在转瞬之间了。因此处在秦国东进最前沿的西周(都城洛邑)首先坐不住了,在当了那么多年的缩头乌龟后终于男人了一次,挑头联合各路诸候出伊阏攻击秦军。结果正应了那句老话“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各怀心腹事的联军很快就溃败了,强出头的西周也就此亡国(前255年),六年以后,同样也希望在濒死前一博的东周(还只在谋划之中),也“享受”了同等待遇。而秦国在将象征天下权力的“九鼎”运回关中后,对于这个末落王族最后的致敬就是,遵循灭国不祀的古训,留给他们一小块封地以祭奠先人。
  
  占据了整个洛阳盆地的秦国,开始沿着黄河两岸向东切割,不仅将进一步压缩了韩国的空间,更直接进逼到魏都“大梁”之西。而魏国则无可避免的承受了最大的压力,以至于想把河内残余的据点都移交给赵国,以让赵国在河北平原与秦国直接交锋,以缓解魏国正面的压力。而赵国这边,虽然邯郸城暂时没有再被围攻的危险了,但他们的西土核心“太原盆地”却在邯郸之围被解8年后(前247年),陷于秦人之手了。现在,面对拥有强大资源的秦国,唯一的办法就是诸侯们再次联手,变被动防守为主动攻击,看看能不能把秦人突入华北平原的突出部给挤压回去了,让崤函之险重新成为阻隔秦人东进的天险。
  
  今天就写到这了,祝大家晚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