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基于步步为营、层层渗透的原则,沿海平原成为了犹太移民最先渗透的区域,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这条平原带的结构,做个解读了。记得在《迦南之地地理结构图》中,我们对巴勒斯坦地区的沿海平原做了进一步的划分。按照圣经时代的地缘结构,整个沿海平原带,由北至南可分割为:腓尼基平原、亚柯平原、沙仑平原、非利士平原。按照一般规律,位于中间应该是整个巴勒斯坦地区沿海平原的核心区,也是当年犹太人经营迦南之地的重点地区,而位于南北两边的“非利士平原”、“腓尼基平原”,就未必能够完全属于犹太人所有了。事实也的确如此,无论是两千年前的圣经时代,还是现在的地缘格局,犹太人都未能在上述两个区域占得优势。在犹太人开始经营迦南之地时,他们的在这两个区域的对手是“非利士人”和“腓尼基人”;现在,以色列人则要在这两个方向,面对黎巴嫩人和巴勒斯坦人。
从现在的地缘结构来看,腓尼基平原并不在“巴勒斯坦地区”的范围之内,在英法分割西亚裂谷地带的协议当中,它已经被完全划分给了黎巴嫩,连带北加利利山脉,也成为了黎巴嫩的南部屏障。这种情况的产生,倒也不能完全归结于英法之间的交易。因为就腓尼基平原这个地缘板块来说,本身就是由从加利利山脉和北边“黎巴嫩山脉”上面流淌下来的河流,共同冲积而成的,至于到底是控制黑门山以南地区的族群,还是黑门山以北的民族,能够取得这条地缘交接地带的控制权,就取决于双方的实力了。就现有的实力对比来看,能够从整个西方输血的“犹太人”,肯定是比黎巴嫩人要强大的多,但就二千多年前的情况来看,醉心于经营“迦南之地”的犹太人,实力却比不上经营黑门山以北海岸线的“腓尼基人”强(包括现在黎巴嫩和叙利亚的海岸线)。后者凭借他们的海洋优势,甚至成为的罗马人的主要对手(迦太基就是腓尼基人的殖民地)。
从整体地理特点来看,山脉更靠近海岸线的“西亚裂谷带”北部地区,在形成天然良港上更据优势。这也是当年腓尼基人,能够纵横地中海的地理原因。相比之下,巴勒斯坦地区所对应的沿海平原,东西纵深就要显得更深些。从农业的角度来看,这倒是能够给犹太人提供更多的农业空间,但同时也限制了犹太人的海洋潜力(没有好的天然良港)。因此虽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相对于迦南之地的面积来说),但犹太民族的原始属性,还是属于农耕民族。假如要在中央之国找两个沿海板块来做类比的话,浙南(杭州湾以南)和苏北(长江以北)在地缘属性上的差别,倒是可以为我们理解腓尼基板块和迦南板块之间属性差异,提供参考。
通常在地缘分析中,我们习惯于为某一地理单元或者族群,以生产方式的划分,标示出“地缘属性”(如农耕、渔猎、海洋、游牧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地缘属性指的是该地理单元或者族群,最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也是在该民族形成过程中,对文化影响最深的生产方式。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如果一个族群长时间离开他赖以生存的地理单元,或者该地理单元适合的生产方式,发现变化,那么这个族群的地缘属性也会随之改变。不过鉴于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当地理背景发生变化之时,处于其中的民族,一定会想尽办法来保有自己原始的“地缘属性”的。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被我们定义为“渔猎民族”的女真人。尽管这支诞生于白山黑水之中的边缘民族,最终得以入主中原,但在他们的统治过程中,还是通过一切行政手段,来保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包括由皇室主导的,每年一次的围猎,以及禁满洲人从事农业生产等)。当然,这种主观上的坚持,最终还是敌不过地理环境和地缘环境的变迁。现在的满族,已经基本失去“渔猎民族”的属性了。
虽说迦南时期的犹太人,被我们定义为“农耕民族”,但这并不代表迦南所对应的海岸线中,不存在出海口。只不过这些港口的条件,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海上生产罢了(渔业、海上商业等)。从现在巴勒斯坦地区所对应的沿海平原来说,整体是呈北窄南宽的三角形状。这也意味着整条海岸线的北段在海港方面更占优势。而这种地理差异的形成,却和“远”在非洲的尼罗河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差异不仅在圣经时代,造就了犹太人和非利士人的长期博弈,也和今天“加沙”问题的形成,有着因果关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