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汉军这次的效率不是那么高的话,项羽一定不会选择在淮北的“垓下”与汉军决战。尽管项羽项羽曾经用“破釜沉舟”的方式,自断后路的与秦军决战,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项羽最希望的,是退到一个有险可依,能够让他喘息的地方休整。由于英布在淮南地区的成功策反,项羽即使到了淮河以南,也无法依托淮河建立防线了。不过离家乡越近,项羽所能得到的支持度就会越高。不仅仅是江东父老会给他全力支持,那些或主动,或被动的叛乱的江淮地区,在他有望恢复元气时,很有可能都会重新站队。只是这一切的预想,都需要时间来验证,而项羽现在恰恰最缺少的就是时间。
没有能在汉军追上并完成合围之前渡过黄河,是压跨楚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手上还有十万精兵的项羽,虽然没有力量在面对七十万汉军时反败为胜,却还是有可能集中力量,在包围圈中撕开一个缺口,向南退却的。问题在于,如果淮河之上没有足够的船只接应的话,撤退到此的楚军就只能与追击到此的汉军“背水一战”了。在对方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又处于攻击状态的情况下,后撤状态的楚军“背水一战”会是什么结果,闭着眼睛也能想到。
以项羽的性格而言,即使战略上没有机会,他在战术上也是有可能拼力一博的。所以当项羽被逼到绝路时,自杀性的突围很可能是他最后的选择。不幸的是,项羽最终并没有机会完成这壮列的最后一跳。因为在他的面前,除了七十万汉军以外,还有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韩信。相比项羽的“勇战”,韩信在战术的运用上就要丰富的多了。这一次,当包括韩信军在内的几路汉军,轮番冲击楚军都不能得手后(不过已经消耗了半数楚军)。韩信需要帮助刘邦,思考一下有没有什么新的战术,能够迅速结束这场战争。
以当时楚、汉两军的实力对比,汉军即使用刘邦的惯用的“乌龟战术”,围在楚军四周坚壁不出,也能把没有后勤补给的楚军万耗死了。不过刚才我们也说了,如果光用这种消极战术的话,项羽很有可能在粮草真正断绝之前,做最后一搏。那样的话,汉军所要承受的损失就很大了。毕竟项羽以乡情为纽带训练出来的子弟兵,其战力是非常惊人的。
既然项羽用来维系楚军战力的重要手段,就是“乡情”,那么韩信同样也可以“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了”。具体的战术,想来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它就是“四面楚歌”。让汉军中来自楚军家乡的士兵,围唱楚地之歌,以次来瓦解楚军的士气,可以算得上是一次“心理战”的经典案例。即使是在现代战争,类似的战术也一直在战略层面上运用。好像在二战当中,对阵各方都会用对手的语言组织电台,放些能够引发乡愁的音乐,以期从战略层面上,瓦解对手的士气。不过说到效果,韩信“四面楚歌”的战术运用,却是立竿见影的。楚军在听闻四面楚歌之后,不仅仅引发了乡愁,还引发了战略上的绝望。这种绝望产生的根源在于,既然汉军中有那么多来自他们家乡的士兵,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的家乡已经成为了汉土。要是那样的话,自己即使能够突围,又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说就算没有韩信的“四面楚歌”战术,项羽在垓下之战也没有胜机。不过这一战术对楚军士气的瓦解,却使得项羽在粮尽之前,领军作最后一战的想法成为泡影。摆在项羽面前的只有二条路:要么率领还愿意一战的士兵作最后的反击,英勇的死在战场上;要么带着最亲信的少量部队突围(这么大规模的包围圈,是不可能没有间隙的。小股部队还是有可能跑掉的)。最终项羽务实的选择了第二套方案,带领八百人的新信部队,乘夜突围,并快速渡过淮河。只能说,项羽在这个时候没有选择“玉碎”,而是放弃大部队出逃,是因为他并不相信所有的楚地都已经归汉。最起码自己发家的江东之地,应该不再此列。也就是说,项羽最后的本钱,并不在这剩下的几万楚军,而是在江东。
项羽和他的亲信卫队突围的时间是在半夜,而汉军发现项羽已经突围,则是在凌晨。
从技术上看,在项羽乘夜突围一直到江东渡口的这段路程中,能够延缓这几百骑兵行程的,主要是淮河。虽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但项羽和他的卫队很有可能是在抢渡淮河时被发现的(你无法想象,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汉军,不会在淮河各渡口设防)。这也使得项羽最终带入淮南的卫队,仅剩下100多人了。不过能在追兵之前渡过淮河,已经足以让项羽他们甩开后面的几千追兵了。然而上天仿佛已经厌倦了中央之国内部的这些血雨腥风,希望快些结束秦、汉之间的这场战乱。项羽并没有机会回到江东整军再战,而是死在了与自己家乡仅一江之隔的“乌江亭”(关于乌江亭渡口的位置及结构,在吴越春秋时已经交待过了,记不清的朋友可以回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