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锤夯死回复日期:2012-05-2912:47:43回复
先生大才跟踪了两年了一直没做记号
老兄能不能从地缘的角度解释一下苏格兰要独立的前因后果以及预测一下会不会成功独立
----------------------------------------------------------------
苏格兰人、英格兰人,其实都是来自欧洲大陆的移民。在公元前,西欧大陆主要是由两个族群所控制,一个是凯尔特人,一个是日耳曼人。当然,当时的文明中心在南欧,在罗马人眼中,他们都是蛮族了。
最先西渡英吉利海峡的,是隶属于凯尔特人的一些部落(大约是在公元有500年前后)。一千年以后,日耳曼人的一些部落也开始渗透大不列颠岛。这其中就包括落地形成英格兰人的盎格鲁、萨克逊两支日耳曼人部落。在后来的历史,英格兰人一方面不断的和苏格兰人,争夺大不列颠鸟的控制权;另一方面也和欧洲大陆保持密切关系。在这场地缘博弈中,后来的英格兰人明显要更占据优势。因为日耳曼人已经成为了西欧的主要民族,他们甚至成为了西罗马帝国的终结者。也就是说,同属日耳曼系的英格兰人,更容易从欧洲大陆得到文明和人口的补给(虽然常常是以被来自北欧、法国的日耳曼亲戚征服的形式,完成这种补给的)。反过来看,在欧洲大陆的竞争中失败的凯尔特人,在大不列颠岛也同样被边缘化了。
最终这场属性原本为新、旧移民矛盾的博弈,象地球上其他地区所发生的类似情况一下,转变成为了高地与低地之争。即优势民族(英格兰人)占据了南部低地,成为了核心民族;而苏格兰人则退守高地,依托地形抵御英格兰人的渗透。
说起来,苏格兰人并非是唯一在英格兰人压力之下,保持独立民族形态的“凯尔特人”。爱尔兰岛上的“爱尔兰人”,和大不列颠岛西南部的“威尔士人”也算是成功案例。如果从地缘格局上来看,很明显爱尔兰人更具备从英国分裂出去的潜力。其实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爱尔兰岛的大部分,已经在1922年从英国独立出去了。当然,英格人征服爱尔兰也快八百年了,也不能说一定进展都没有。现在英国之所以还能在爱尔兰北部,靠近大不列颠岛控制一小块土地(也就是所谓的“北爱尔兰六郡”地区,独立的有26郡),就是成功渗透的结果。具体的成果是以宗教信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即独立的爱尔兰地区信仰的是“天主教”,而北爱地区居民的主要信仰,则和英格兰人一样,是英国国教。
相比爱尔兰人在爱尔兰岛上的地缘优势,并藉此获得独立,苏格兰人就有些尴尬了。你说他独立,他和英格兰人又在一个岛上,各方面已经密不可分了;你说他地理上没有独立的基础。他们的所占据的北部地区,又是和英格兰人所占据的南部地区,明显有着差异的高地。独立与否,本身就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你要问我,地缘结构上这两个民族到底是分的可能性更大,还是合在一起更好,的确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类似的情况,可以参考蒙古高原与东亚核心区的地缘关系。)。相信这也是,在英格兰人已经在政治上,把是否独立的权力交给苏格兰人自己时,苏格兰人内部还在犹豫的根本原因。
日期:2012-05-3001:09:21
在我们之前对于楚汉相争的解读过程中,有几个地缘板块归属并没有详细交待过。一是南阳盆地、两湖平原所属的西楚、南楚地区;二是淮南——赣江流域这片“吴头楚尾”的中间地带;三就是以江东平原为核心,包括对应的江淮之间地区的“吴”地了(现在算是东楚之地了)。在项羽当日封建的版图中,“吴”地作为东楚的一部分,也是自己的兴起之地,是留给自己的。一直到项羽和刘邦签订鸿沟为界的和约时,这块土地都还是项羽的根基之地。而淮南——赣江流域这片拱卫东楚的外围之地,则是分封给项羽最得力的军事助手——九江王“英布”的。至于两湖地区,则封建了临江、衡山两王。
当日荥阳拉锯战伊始,刘邦在项羽的强大攻势下艰难抵抗时,曾经分制定过分兵三路的战略。北路为以太行山两侧的山西高原、河北平原为战略方向的韩信;中路以依托洛阳盆地节节抵抗楚军的留守汉军;至于南路,则由刘邦亲自统帅,沿着他当日入秦的武关道,入南阳盆地以期开辟新的攻击路线。这条攻击路线,刘邦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在他刚刚在关中盆地站稳脚跟时,就已经派军试探性的由此攻入过中原,只不过被楚军击破,挡了回去罢了。
以南阳盆地西连关中,南控江汉,北临洛阳,东连中原的位置,项羽在分封之时,并没有分封给其他诸侯,而是想着和中原腹地一起,划给自己做自留地。只是南阳盆地离项羽所依托的东楚之地太远,当地军民对项羽并没有东楚之民那样的向心力。反是刘邦在从武关道入关的过程中,恩威并施的收取了南阳盆地的民心。因此在刘邦亲自率军,重出武关道后,南阳盆地很快就归附了刘邦。
刘邦在控制了南阳盆地之后,并没有试图由此向中原渗透。毕竟经由前面那么多次的经验教训,刘邦本人是没有信心再和楚军下面PK的。对于汉军来说,能够守住当年楚国留下的方城,让项羽不得不分心南线安全,就已经能够帮助缓解荥阳前线的压力了。而急于寻找汉军主力决战的项羽,在得知南阳盆地失守于刘邦之后,也很快率军南下。只是在楚地先人留下的防线面前,项羽这趟算是白跑了。在他还没有想到办法,把汉军逼出来决战时,彭越在泗水流域(攻下了下邳)的捣乱,又让项羽和楚军主力不得不回后院救火了。在南阳盆地形势稳定之后,刘邦也回到了荥阳前线。
也就是说,在荥阳正面战场还在拉锯的时候,汉军已经在南线控制了南阳盆地。虽然这个战略方向本身,所执行的主要是牵制任务,并没有象韩信一样的将领,可以独挡一面的担当出击任务。但南阳盆地归汉,在战略上还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将两湖平原与楚军主力隔离开了。这也使得临江、衡阳两王在思考是不是要继续留在项羽阵营时,不得不考虑到汉军所给予的现实压力。这也使得在整个楚汉战争当中,两湖地区,事实上保持了一种“打酱油”的姿态。其实如果有得选,那些兴起于秦末战争的新晋诸侯们,都更愿意“打酱油”,好好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待刘、项二人决出胜负后,再做选择不同。只不过,形势比人强,不是谁都有机会骑墙的。象魏王魏豹,齐王田广就是这样的例子。
没有机会打酱油的,还有九江王英布。至于他为什么叛楚归汉,我们之前已经分析过了,在他走后,他的“九江国”也成为了项羽的直属之地。对于刘邦来说,英布来投,本身在政治上就有足够重大的意义了。而在刘邦决心越过鸿沟,准备对楚军发起最后的决战时,英布也该发挥他的具体作用了。这个作用就是,回到自己原来的封地,以自己的人望策反淮南之地。
以当时楚、汉对决的形势而言,相信谁都能感觉到项羽的颓势了。在这种情况下,英布在淮南的出现,更多的是给了那些故旧一个倒戈的理由。不过为了快速解决淮南问题,而不让项羽有机会打造淮河防线。在英布前往九江故地招降的同时,之前派去协助彭越,袭扰楚军后防的一支汉军(领军将领名“刘贾”),也渡过淮河,并围攻淮南重镇“寿春”了。在胡萝卜(英布招降)加大棒(刘贾围寿春)的共同作用下。淮南的楚军守军很快便出现了变化。楚将周离率军攻下了英布之前的国都“六”,并领军北上,与刘贾、英布合军渡过了淮河,攻占了淮北重镇,涡水之侧的“下城父”(今安徽涡阳县)。在战国时期,下城父一直是楚国与中原国家势力交汇的地方。以英布名义招降的淮南楚军,由南向北攻击到此的意义在于,让调整路线准备南下渡淮的的楚军,不得不又一次的校正自己的行军路线,放弃进入淮南的打算了(之前如果彭城不失,在固陵之战后,楚军本应该向东往彭城方向撤退的。彭城即失,则沿涡水快速退入淮南是是好选择)。
现在对于项羽和他剩下的十万楚军来说,唯一的机会向东南方向退却,寻机渡过淮河。依托项氏家族崛起的江东地区,做最后的抵抗了。然而,正当楚军接近淮河渡口,即将退入江淮地带之时,刘邦、韩信、彭越、英布所率领的四路大军(70万),已经高效的合围了过来(大家都封王了,效率自然就高了)。终结项羽不败神话的,楚汉第三战役——垓下之战,也即将拉开序幕了。
不好意思,今天还收不了尾,只好等明天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