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1
与以往的反击一样,汉军这又是几路出击。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了,因为逐水草而居的匈奴人,并不会据城以自守,汉军的每次攻击,基本都是以斩获为主要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每一路出击的军队,都有些各自为战的意思。在后来汉帝国占据上风之后,汉军甚至会出动数万军马,出匈奴境数千里,以寻机消耗对手的有生力量。只不过,匈奴人行踪不定,这种耗资巨大的搜索行动,有时甚至会颗粒无收。
就这一次漠南之战来说,配合卫青主力出高阙作战的,是从燕山一线,出右北平作战的数万军马。从战术上来看,这两支相隔千里的部队之间实际上并无可能有什么配合。这样做的目的,更多是希望在卫青主力攻击右贤王部时,让处在左翼的左贤王部也紧张一下。从战略上,对匈奴全线施加压力。
相比牵制匈奴左翼的东线部队来说,卫青所率领的西线部队,目标就要明确的多了,那就是扫荡匈奴右翼在河套以北地区的势力。换句话说,就是把右贤王部赶出阴北草原地带,以彻底缓解河套地区的压力。然后具体到战术应用,卫青部却并没有选择这样做,而是又一次采取了“擒贼擒王”的战术,直接定位、攻击右贤王部的王庭所在。
我们并不怀疑卫青有这样做的魄力和能力,因为在五年前的龙城之战中,卫青正是凭借这样的战术,一战成名的。说起来,以匈奴人的生活习惯来说,政治、宗教中心,几乎就是他们唯一相对固定的聚集地了。鉴于汉匈之战已经持续了那么多年,双方阵营中都有不少来自对方阵营的成员,卫青在出击之战就已经得到了准确的情报,以定位龙城、右贤王王庭,并不会让人感到奇怪。
应该说,匈奴人对于卫青这种突击战术,也是有所防备的。毕竟龙城之战中,卫青部虽然斩获不多,但汉军不同以往的长途奔袭能力,势必会让匈奴人从新认识对手(此役的战略意义,相当于抗战中的平型关之战)。因此,为了防备卫青突袭自己的王庭,正在试图收复河南地的匈奴右贤王,并没有把王庭设在与长城相接的阴北草原地带,而是放在了蒙古戈壁的腹地之中。
对于戈壁的概念,我们之前也曾经解释过了。它与沙漠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已经完全沙化了,而前者的地面则主要为砾石所覆盖。当然,戈壁当中往往也会有已经风化成粗沙的流沙相间,所以很多时候,“大漠——戈壁”二词会连在一起使用。
今天主要位于蒙古中南部的这片戈壁,并不是戈壁的全部。这片横亘亚洲中部的荒漠地带,最西可达准噶尔、吐——哈盆地,最东直至大兴安岭西南;南部以河西走廊——河套为限,北部则与杭爱山南相接。从地理结构上看,这是一个被天山、阿尔泰山、杭爱山、大兴安岭、阴山等山脉合围而成的大盆地。一般将这整片戈壁地带统称为“大戈壁”。我们也可以将这个戈壁覆盖的盆地区称之为“大戈壁盆地”
覆盖大戈壁盆地腹地砾石,是日复一日在洪水的作用下,从周边山脉上冲积而下,平铺在了盆地腹地的。水流的这种洪积力,我们并不陌生。东亚半岛之所以能够成为地球上最适宜人类似生存的板块之一,正是拜那些大河所形成的冲积平原所赐。很显然,除了碎石以外,本来还应该会有大量的土壤被洪水从山上带下来,并最终覆盖于大戈壁之上的。
然而与被东南季风覆盖的东亚半岛不同的是,大戈壁盆地带处于亚洲腹地,距离和山脉的阻隔,都使得干燥且强力的西、北风成为了这一区域的主导力量。在这些风力的作用下,整个大戈壁地带内部以及与之东南相邻的黄土高原地带,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地貌,并最终对整个东北亚的地缘结构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看过上述文字,大家可能心里会有疑问,难道远在蒙古、新疆的戈壁,与黄土高原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吗?事实的确如此。在风力的作用下,覆盖于大戈壁盆腹地的表层土壤,被吹向了东、南方,最最终沉淀于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的黄土高原上。也就是说,黄土高原之上,那厚达50——80米(最厚处甚至达180米)的黄土层,有相当部分是由今天那些戈壁地带输送而来的。这些沉积在高原之上的黄土,不仅成就了最初的华夏农业文明,还随着河流(特别是黄河)的作用,进一步向第三阶梯输送,并最终让华北平原也成为了黄土地带。
作为占据文明高度的东亚农业区,完全有理由鄙视那些在农业文明眼中,几乎一无是处的戈壁地带。不过通过上述解读,相信大家对这些看起来,仅能够被游牧这种边缘经济所利用的荒漠会有了新的认识。当然,干燥的西北风也并不仅仅将黄土吹向了黄土高原。那些在风、水作用,被细化为“沙”的碎石,也成为了西北风的搬运对象。只不过比之黄土,“沙”的质量要更重,大部分在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就受阻于祁连山、阴山等山脉而沉积了下来。
将时空拉前至人类文明之前,来解读大戈壁地带、黄土高原的前世今生,除了让大家对华夏文明起源的环境基础有更深刻的了解之处,还在于帮助大家了解一个现象,那就是为什么今天的黄土地带的边缘,会有沙化的风险。身处华北平原北部的北京人民,还会不时的拜西北风所赐,受到沙尘暴的影响。如果我们在地图上仔细观察整个大戈壁地带,就会发现它的西、北部板块,主要都是以戈壁形态存在的(中间当然因为地形原因,也会滞留一些沙了)。比如准噶尔盆地(准噶尔戈壁”、吐哈盆地(哈顺戈壁),阿尔泰山脉东南部(外阿尔泰戈壁),以及我们接下来要进入的东戈壁(蒙古戈壁)。而整个大戈壁盆地中最大的沙漠地带,却存在于南部边缘的阿拉善高原。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到卫青的这次战术行动上来。通过上述解读,我们对卫青北上,所面临的地理环境有个大致概念了。那就是在离开阴山北部的草原地带之后,汉军所面对的并非黄沙漫漫的沙漠地带,而是有植被相间的戈壁地带(这些砾石能够固定部分土壤)。尽管由于降水和蒸发量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蒙古戈壁的腹地几乎看不到地表河流的痕迹,但由于处于盆地区的腹地,在能够躲闭阳光蒸发的地表之下,还是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的。尤其是戈壁的东部,更接近季风区和高大山脉的地区,地下水甚至会大批冒出来,在戈壁之中星星点点的形成一些小型湖泊(大部分还都矿化的不太严重,可以饮用)。
比如蒙古戈壁东部的蒙古“东戈壁省”,就拥有大约200多个这样由地下泉水补给的湖泊。只不过,这些湖泊的体量都很小,你甚至在最大比例的谷歌地图上,都找到它们的遗迹。对于那些游牧于蒙古高原的部落来说,他们自上有足够的经验来标定这些泉水湖,并在戈壁中找到质量不高的小块草场补给。不过对于那些试图穿越戈壁的汉军来说,如果没有可靠的向导来帮助的话,戈壁之旅将会是非常危险的。
汉军如果要穿越蒙古戈壁的东部,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这一地区的地势过于平坦。除了没有河流提供天然道路之外,也没有山地提供定位的参考。相比之下,卫青这次准备进入的戈壁西部,在这方面就比较有优势了。因为在跨越今天的中、蒙边境之后,将有一条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的山地带,为卫青的突袭行动提供路线参考。这些山地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视作是阿尔泰山脉在东部的终极延伸。只不过,由于阿尔泰山脉的东部(东经99度以东),山势已经趋缓,并呈断块状,它们周边的低地实际上已经被侵蚀、风化成戈壁地貌了,因此这段山体也被单独称之为“戈壁阿尔泰山”。至于卫青准备实施斩首行动的匈奴右贤王,也正将王庭暂设于戈壁阿尔泰山的东南部。
日期:2013-11-2202:52:23
本已入梦,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不对。急开电脑翻看前日更新,果然犯了个大错。王昭君所嫁为西汉后期之呼韩邪单于(公元前33年),虽经五单于争位之乱,但在汉朝的支持下还是回到了漠北的(与之争位失败,逃至西域欲建立“西匈奴”的郅支单于,我们在康居之战会写)。因此王昭君还是应该出塞到了漠北。另:81年后(公元48年),在东汉初期匈奴正式南北分裂后,呼韩邪单于的一个孙子,在漠南重新组合南匈奴时,也顶了呼韩邪单于的称号。若按西方的叫法,可以称之为“小呼韩邪单于”,或者“呼韩邪单于二世”了。
一时糊涂,铸下大错,特此向大家道歉!有整理的朋友,烦请将王昭君及呼韩邪单于部分(除稒阳道出塞,及鸡鹿塞出塞两段)删去,以免误人子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