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4
根据史书记载,卫青出高阙后的攻击距离是6、700里(汉里)。以此推断,大约以高阙为圆点,画一个半径约250公里的圆的话,右贤的驻地大致就在这个圆的边上。实际上这个范围还可以再缩小,因为匈奴右翼的活动范围,是在河套的西北部。也就是说,我们只需在这个圈的西北边缘搜索,就能够找到这场大战的决胜点了。
当我们以上述原则,来定位卫青此战的攻击目标里,应该会让一些热衷“外战”的朋友感到兴奋。因为个攻击圈的西北边缘,已经完全处于今天的蒙古境内了。然而当大家看到这条待选攻击曲线所处的行政区是蒙古国的“南戈壁省”,估计心里又会为卫青捏一把汗了。
其实即使不看“南戈壁省”之名,大家也应该意识到卫青此次需要在戈壁中作战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前面说,卫青“漠南之战”的决战地点并不在漠南的原因所在。当然,这一战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把匈奴右贤王的势力,彻底赶出漠南。并且除了突袭右贤王王庭的战斗之外,卫青所统十余万军马中的大部分,也一定会在狼山北部一线的草原上扫荡(卫青所部三万出高阙,其余汉军应为多自朔方多路出击)。所以此役称之为“漠南之战”倒也还准确。
在刚才的250公里攻击曲线上,最为明显的地理特征,是一些海拔约在1200——1400米的零星山地。在我们的视线沿着这些山地,一路向西北方向延伸后,就会发现,这些山地实际上是阿尔泰山脉的最东部延伸。也如上一节所说的,算是戈壁阿尔泰山的东南部。
将王庭设置于戈壁,而不是阴山北麓,水草更为丰美的草原地带,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前面我们也说了,由于卫青之前曾经突袭过匈奴左翼的龙城,并且现在的汉帝国,明显在匈奴的每一次进攻后,都会发起大规模反攻。匈奴右贤王为了自身的安全,也是断不敢离汉地太近了。
卫青的龙城突袭战,在战术上给匈奴人最大的印象,应该是汉军也具备了在草原上的机动能力。在解读那次战役时,我们已经发现了,卫青实际上是沿着燕山西北麓前行的。在穿越了直到今天,还一派草原景象的“坝上草原”后,在锡林郭勒草原的最南端,完成了他的首战。
然而能够在连续的草原地带长途奔袭,并不代表汉军就能够进入荒凉的蒙古大漠。最起码匈奴右贤王,在将王庭设置于戈壁之中时,他是绝对不相信,汉军敢于进入戈壁地带的。现在,对于我们这些,大多生活于温暖湿润的季风区的人来说,最大的疑问应该就是,匈奴人有没有能力,在戈壁之中生存?
解答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百度蒙古南戈壁省的数据。公开数据表明,这个建制于戈壁上的省份,除了拥有4.7万的人口之外,还有约150万头牲畜。尽管这个人口数量,可能还不及中央之国核心区一个乡镇的人口。但最起码表明,这片戈壁本身,并不象藏北无人区那样,是人类生存的禁区。
人类能够在戈壁中游牧(而不只是穿行),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原则。一方面戈壁本身,并非没有植被生长,只是这些植被无论从面积和质量上来说,都难堪大用(蒙古戈壁中的很多植被,甚至在7月就已经进入枯草期了)。为了帮助牲畜获得食物,生活在戈壁中的部落,转场的次数和距离,要数倍于干草原地带的部落;另一方面,在荒漠中生存最重要的是淡水,只要有固定的淡水来源,生存就成为可能。在生存条件更为恶劣的阿拉伯地区,荒漠中的每一眼水井,几乎都会成为一个小型部落的聚落区(只是植被覆盖状况就更差了,很多时候只能养骆驼了)。前面我们也说了,尽管蒙古戈壁几乎看不到什么地表河流,但受益于太平洋季风,地下水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即使不掘井,很多地方也会有泉水冒出。
从地缘结构上看,匈奴右翼的核心区之前被定位于,阿尔泰山——杭爱山包夹而成的大湖盆地区。很自然的,延伸至戈壁地区的“戈壁阿尔泰山”,就成为了匈奴右翼南下漠南草原,渗透河套地区的中继点了。即使匈奴右贤王部这次不驻牧于此,戈壁阿尔泰山也是匈奴右翼本部,南下漠南的必经之路。
在后来的汉匈战争中,戈壁阿尔泰山也成为了汉匈博弈的焦点地区,曾经多次在这片山地中,进行了数万乃至十数万骑兵参与的大战。这其中也包括几次汉军全军覆没的重大战役。如公元前103年秋,浞野侯赵破奴将二万骑出朔方郡击匈奴(接应匈奴反叛的左大都尉),被匈奴左贤王部八万骑围歼,赵破奴被俘(十年后逃回汉朝);公元前99年,李陵以5000步兵出战匈奴单于本部,在射杀上万匈奴骑兵后被俘。
李陵的浚稽山之战,是太史公写的最为详细的一场战役,也是我们了解戈壁阿尔泰山地理结构,以及地缘价值的最佳案例(后面也会详细解读)。在惜字如金的史书中,这也是不多见的。不过在了解太史公、史记、李陵三者之间的关系后,相信也就不难理解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